苣甲如刀圭,蒌蒿未生叶。
紫芥绿如指,芜菁苗过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罗列。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馀啜。
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
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
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
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
苣甲如刀圭,蒌蒿未生叶。
紫芥绿如指,芜菁苗过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罗列。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馀啜。
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
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
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
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景象,通过对春天蔬菜生长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如“苣甲如刀圭”、“紫芥绿如指”等,不仅形象鲜明,而且通过对比,突出了蔬菜的细腻与生长的活力。
诗人还通过对家庭食案上的蔬菜排列的描写,表现了对家常生活的珍视和满足。同时,诗中也穿插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喻,如“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暗示了权贵阶层的奢侈与暴行,而“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则可能指代了政治上的打击和报复。
然而,在这些严肃的社会批评中,诗人并没有表现出悲观或愤慨的情绪,反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对个人生活的小确幸,如“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所示。最后,“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学说的尊重与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深刻观察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并湖游冶路。
垂冶万柳,麹尘笼雾。
草色将春,离思暗伤南浦。
旧日愔愔坊陌,尚想得、画楼窗户。
成远阻。
凤笺空寄,燕梁何许。
凄凉瘦损文园,记翠筦联吟,玉壶通语。
事逐征鸿,几度悲欢休数。
莺醉乱花深里,悄难替、愁人分诉。
空院宇。
东风晚来吹雨。
水落寒沙晚照收,沙边谁复舣孤舟。
鲍昭自作芜城赋,难写江南不尽愁。
乐安山水佳,游屐独木至。
复有县佐贤,欲见形梦寐。
忆昨交际初,篝灯饮文字。
数卷出宝储,三人或鼎峙。
相忘略开骸,同道许气义,间之欻半期,仰止惟一志。
咸言官清,或说立趣异。
对松悟诗玄,饮水乐书味。
於此可怡尽,视彼持游戏。
芸隐示介酬,玉川辱简记。
不敏既得惭,有碍亦每喟。
牖月揖耿光,瓶梅想幽致。
思苦夜无眠,吟成托邮骑。
吴国前朝寺,县知补处难。
岳云迎外度,海月定中观。
子去挥犀拂,吾当卖布鞋。
梅花知别意,无语澹相看。
彭吹舟归日,军门巷哭时,身抛淮郡印,事入岘山碑。
敌在家何用,城危孰与持。
墓门今已闭,千载使人悲。
蔡邕初入直,撰著几书成。
所取友若此,遥知人至清。
朝回收疏稿,夜语杂诗情。
愧我多年别,相烦一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