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首·其二》
《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崇哲   形式: 偈颂

山僧有三印,更无增减剩。

觌面便相呈,能转凡成圣。

一印印空,日月星辰列下风。

一印印泥,头头物物显真机。

一印印水,捩转鱼龙头作尾。

三印分明体一同,看来非赤亦非红。

互换高低如不荐,青山依旧白云中。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玄妙。诗人以“山僧”自喻,借“三印”来阐述佛法的精髓。

首先,“三印”分别代表了对空、泥、水的理解与运用。空印象征着佛法中的空性观,即万物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泥印则指事物的具体存在,无论多么细微或宏大的存在都有其真实的一面;水印则是流动变化的象征,暗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三印共同构成了佛法的核心思想——空而不空,有而不有,动而不动。

“一印印空,日月星辰列下风。”这里以日月星辰在空中的排列,形象地说明了空性的广阔与包容,一切现象都依附于空性之中。

“一印印泥,头头物物显真机。”泥印强调了事物的本真,无论多么复杂的现象,其背后都有其本质和规律可寻。

“一印印水,捩转鱼龙头作尾。”水印通过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形象,展示了事物变化的自然流畅,以及在变化中保持内在一致性的智慧。

最后,“三印分明体一同,看来非赤亦非红。”这句话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指出虽然三印各自代表不同的层面,但它们共同体现了佛法的统一性,即在不同表象下,佛法的核心真理是一致的,不被外在形式所局限。

“互换高低如不荐,青山依旧白云中。”这一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佛法的超越性和永恒性,无论世间如何变迁,佛法的精神如同青山白云一般恒久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可能性。

作者介绍

释崇哲
朝代:宋

释崇哲,俗姓刘,邵州(今湖南邵阳)人。住衡州开福寺。为南岳下十四世,智海道平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今录偈二首。
猜你喜欢

燕九灯词四首·其二

綵檠夹路酺场宽,迎送连郊列众官。

小部梨园人习见,携来回伎俾同观。

(0)

良乡行宫奉皇太后观烟火即事得句

时巡启跸先元宵,初顿黄图路不遥。

迎节欣邀慈阃豫,送銮况集外藩朝。

紫澜欲定风澄晚,七宝将圆月烛霄。

大野春镫民共乐,广陵却笑蹑虹桥。

(0)

招凉榭

午热图延爽,因之水榭虚。

绿阴风果峭,蓝尾暑全祛。

欣为秋宜稼,愁虞雨致洳。

愁欣浑不定,临眺且踌躇。

(0)

竹炉精舍烹茶戏作

竹炉为爱僧房制,精舍寻常率置旃。

欲拟游山消半渴,早看调水走中涓。

武文火候容谁待,冷热茶汤剂已便。

陆羽卢仝却失笑,茗家清供岂其然。

(0)

京师奏报得雨志喜

小沾称慰优沾喜,三日春霖望外浓。

受益惟谦满招损,为兹怵惕励寅恭。

(0)

宝月楼题句

东北风吹律应条,密云微雪洒崇朝。

冰床碾玉双轮朗,月阁梯霞百级超。

胜启瑶筐逮人日,灯悬松栋迓元宵。

御园烟火常年例,分付高楼自庆宵。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