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旧庐无复尺椽怅然伤怀用丙午岁迁居诗韵》
《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旧庐无复尺椽怅然伤怀用丙午岁迁居诗韵》全文
宋 / 洪炎   形式: 古风

南州一炬火,我归无所归。

六月下惊湍,一叶正复敧。

空城何所有,城阙双阖扉。遗氓四五辈,?眙虫鸟栖。

潭潭大都府,灰灭馀空基。

委重者谁子,汝实凡且卑。

蝼蚁轻民命,泥沙捐国赀。

犬狼肆噬齧,驱逐乃其宜。

胡为使群吠,如恶草蔓滋。

哀哉三万室,钟此百六期。

故居不可识,将是复疑非。

阶前手种花,自怜托根微。

露草相对泣,吟风作悲诗。

人言城门火,鱼祸自靡遗。

我亦无泪哭,且复一解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炎所作的《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旧庐无复尺椽怅然伤怀用丙午岁迁居诗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南州返回洪城后,面对旧居已毁,一片废墟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悲伤与感慨。

首句“南州一炬火,我归无所归”,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诗人从南州归来,却发现自己的家园已被大火焚烧,无处可归,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接着,“六月下惊湍,一叶正复敧”描绘了夏日暴雨中的湍急水流和摇摇欲坠的小舟,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空城何所有,城阙双阖扉”写出了城市的荒凉,只剩下关闭的城门,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接下来,“遗氓四五辈,?眙虫鸟栖”描绘了仅剩的几户人家与动物共存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衰败与荒凉。

“潭潭大都府,灰灭馀空基”则将笔触转向了曾经的府邸,如今只剩下灰烬与空荡荡的基址,象征着昔日荣华的消逝。诗人通过“委重者谁子,汝实凡且卑”表达了对蝼蚁般小人物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国家财富被浪费、百姓生命被轻视的愤怒。

“犬狼肆噬齧,驱逐乃其宜”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混乱与动荡,暗示了政权的腐败与人民生活的艰难。诗人接着抒发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胡为使群吠,如恶草蔓滋”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

最后,“哀哉三万室,钟此百六期”感叹于如此多的家庭因火灾而遭受损失,表达了对灾祸的深切同情。诗人对于故居的回忆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故居不可识,将是复疑非”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阶前手种花,自怜托根微。露草相对泣,吟风作悲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残破家园时的自我反思与哀叹,花儿虽小却努力生长,露草在风雨中哭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悲凉的感慨。

“人言城门火,鱼祸自靡遗。我亦无泪哭,且复一解颐”则是对火灾原因的思考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虽然无法改变现状,但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火灾后家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命运的关怀与反思。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一丝希望,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洪炎
朝代:宋   字:玉甫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生辰:1067~1133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你喜欢

秋日湖上

闲棹满湖云,来寻物外群。

石梁临壑度,霜杵隔峰闻。

树啸风相命,花愁月与分。

更怜沙岸夕,渔唱递江濆。

(0)

巫来江歌

巫来江水碧如油,炎方帝子乘兰舟。

江女摇珰烟花洲,绿发縿縒珠玉秋。

红肌香泪出风雨,耿耿银河隔天语。

埋骨无人吊碧山,狒狒来时猩猩去。

蛮云莽莽骑红鲤,苍梧露冷迷湘水。

早知天上胜人间,一笑相逢都未死。

水云破碎月脱衣,夜来化作寒蝶飞。

青陵台畔行人稀,荒宫梁殿花草非。

湿萤暗照雷塘夜,游魂归去青山下。

(0)

河桥春望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

谁道春风无气力,纸鸢簇起苑墙西。

(0)

丁亥元夕用东坡韵

万里烽烟惨淡天,照人明月为谁妍。

观兵已抉城门目,求药空回海国船。

阶上鱼龙迷戏舞,词中梅柳泣华年。

旧京节物承平梦,未忍匆匆过上元。

(0)

佳人

佳人名小品,绝世已无俦。

横波翻写泪,绿黛自生愁。

舞袖倾东海,纤腰惑九州。

传歌如有诉,馀转杂箜篌。

(0)

谒明太祖陵

崛起何嫌本做僧,汉高同杰又多能。

每当巡省临华里,必致勤虔谒孝陵。

一代规模颇称树,百年礼乐未遑兴。

独怜复古非通变,翻使燕兵衅可乘。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