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临御始,像祭武襄公。
郜六何为者,图形一禁中。
裕陵临御始,像祭武襄公。
郜六何为者,图形一禁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画笥有二粉头各题一绝(其一)》。诗中的意境和用辞颇具古典美感。
"裕陵临御始,像祭武襄公。郜六何为者,图形一禁中。"
从这两句诗来看,作者似乎是在描绘一幅历史上的场景,或许是一次皇家的祭祀活动。"裕陵"可能是指某座帝王陵墓的名字,而"临御始"则暗示了这一事件的开始。"像祭武襄公"表明这是一种仿照古代祭祀仪式进行的活动,"郜六何为者"中的"郜六"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事物,而"图形一禁中"则让人联想到某种艺术创作过程中对细节的严格要求。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具有历史沉淀和文化气息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同时,它也展现了词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以及对细节处理的精湛技艺。
恨霜飞榆塞,月冷枫江,万里凄清。
无限凭高意,便数声长笛,难写深情。
望极云罗缥渺,孤影几回惊。
见龙虎台荒,凤凰楼迥,还感飘零。梳翎。
自来去,叹市朝易改,风雨多经。
天远无消息,问谁裁尺帛,寄与青冥。
遥想横汾箫鼓,兰菊尚芳馨。
又日落天寒,平沙列幕边马鸣。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