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的独特感受和情愫。开篇“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直接探讨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种思考在明媚的春光中显得更加悠长而迷离。
接下来的“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则描绘出一个安静的晚景,人们都已经回家,只有那高墙上的蝴蝶飞行不急,彷佛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中的“青琐燕”指的是天空中飞翔的一对燕子,而“千万绿杨丝”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间细长的柳絮,这两句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这两句诗,则是通过室内外景观的对比,表现出主人公的心境。屏风上的画面或许是遥远的吴山,而楼中的乐器发出了哀伤的声音,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心中对于远方和现实的感慨。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与友情的珍视。宝书象征着知识和智慧,而香毯则可能是朋友馈赠的礼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些精神食粮和情谊保持下去。
最后,“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中“草色将林彩”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而“相添入黛眉”则是用来比喻诗人在书写或绘画时,将自然界的美好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这种美丽将如何影响和丰富他的艺术创作。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感与深远思索,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愫交织的佳作。
观君词语中,具引先贤事。
了然道在兹,不行而善至。
君今真至矣,奏乐求真知。
一言见吾子,固难尽于辞。
知君贯老庄,亹亹蹈大荒。
剧谈玄中玄,豁落无边旁。
有学必有待,不与诸魔对。
涉景若与知,何尝讶谲怪。
疑论涣已释,则信为善士。
主善以为师,天真坐可致。
人间犹论分,仙事宜任运。
有命终出伦,盍死即待尽。
大道非罔象,明明万物上。
使我一闻知,应是快神爽。
休更论浅深,斯言尽诚心。
时哉且落魄,此语吾所钦。
傍听亦笑嗤,不责于仁慈。
所幸异流俗,事物中思惟。
岷峨山中千岁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剥落中不槁,膏液下与灵泉通。
龟跧凫伏自磊砢,金坚玉洁仍丰融。
篝明夜取喜得隽,煮鼎朝听如吟风。
杵成坐上看飞雪,更和酪乳收全功。
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莫穷。
巽岩脊梁硬如铁,冠峨切云佩明月。
百好都随春梦空,大药独传鸿宝诀。
中霄咀嚼不摇头,玉池生肥咽不彻。
怜我百虑形蚤衰,裹赠扶持意何切。
丹砂著根谩尔传,脂泽酿黍计已拙。
由来妙道初不烦,此法莫从儿辈说。
径思举袂揖浮丘,下视尘世真一吷。
朱颜留得亦何为,追逐同坚岁寒节。
豆花轻雨霁,更七日、是中秋。
记分野三台,家山双阙,孕秀名流。
平生佐时大略,有忠勤、一念等伊周。
十载清风楚泽,三年明月扬州。须知万灶出貔貅。
智勇迈前猷。自向来捣颖,□番平海,胆落毡裘。
红旗指关定洛,看春融、喜色动宸旒。
著取斑衣绣衮,揭开玉字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