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
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
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
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
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
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
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
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
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
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
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
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
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
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
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
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
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
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
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
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
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
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
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
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本中在雨后与友人李仲辅兄弟的交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邻鸡再三鸣,不改风雨晦”,以鸡鸣喻时光流逝,尽管风雨交加,时间依旧前行,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接着,“束装向前涂,恐与泥潦会”表达了诗人决心前行,面对困难的态度。
“故人时一来,共此一室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是在简陋的室内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快乐。“微言久已绝,苦语或未遂”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遗憾。
“子孙甚奇古,却立有馀地”可能是指后代继承了先辈的智慧与美德,站在前辈的成就之上,仍有发展空间。“旧从伯氏游,则已闻令季”提到了与长辈的交往,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斯文倘未远,吾今尽憔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相期无何乡,获保清净退”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收身稠人中,着眼世事外”体现了诗人既融入社会,又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山空倚岩石,雪立老杉桧”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往来相遇难,更自少如意”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生活的不易。
最后,“旦日过城南,把酒公一醉”预示着诗人将与友人再次相聚,通过饮酒来庆祝和缓解生活的压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一家一夫排门起,五家一甲单出里。
夫须袯襫潦雾愁,与官输木供边垒。
沙场草青胡运衰,军书抵急飞尘埃。
官须排杈二十万,岩邑配以三千枚。
黠贪分头挼掌唾,田里宁容高枕卧。
望青径指三尺坟,踏白邀为万金货。
残尔冢,尔勿嗟,行取金钱宁尔耶。
小人所忧在一饭,政坐尔冢残吾家。
待吾举火者百指,母已癃病儿垂髽。
社朝浸种亦已芽,秧田未翻生荠花。
吏呼劝农今几日,典衣已供塘堨册。
九年回首奈若何,梦绕江南与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