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莫釐登高卷》
《莫釐登高卷》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莫釐登高卷》描绘了洞庭湖畔雨中山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王君的登高雅集。诗中以洞庭湖的浩渺和金庭玉柱的仙境象征超凡脱俗的环境,翰林王君被比作仙儒,居住在如镜的万顷湖边。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的疏离。

诗人提到海东文侯的眼界开阔,即使面对洪涛巨浪也无惧,与寻常人不同。他们一同欣赏奇观,文侯曾治理吴地,有着深厚的山水情怀。山灵河伯似乎受他管辖,随其左右。在莫釐山顶,他们纵览云雾缭绕的景色,感叹自然之美前所未有的壮观。

诗人自嘲因文而画,如同摸索未知的道路,感叹自己未能充分领略湖山之美,反而可能误解了自然的深意。最后,诗人感慨人生若不游历名山大川,将被他人嘲笑,甚至在白发丛中发出叹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频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须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0)

哀王荆公·其三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0)

三贤堂

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

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

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

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慇勤。

(0)

更漏子.秋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

雁声天外寒。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

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0)

曾希曾见示近作赋此赠之

孔门言志二三子,当初独取点而已。

圣人非弃由与求,乐在春风咏沂水。

此意简短几千年,谁欤鼓瑟声其传。

彼其人斯掉冷语,虽在南丰犹不然。

乾坤清气宁有已,一日苍山生浪翠。

玉局仙人喜又悲,云妍月秀无停髓,瓣香在天老英灵。

为公少吐气,云来此山青。

西山百年白樵户,邮筒剥剥溪扉午。

其发何从六一乡,彼美人兮时十五。

更二十五又外堂,小美不识西江路。

何当刻日牢为期,青葱华裾短褐衣。

颠倒底里入推激,蜜柱见跋更迟迟。

吟魄隔泉应破碎,本色终然是家世。

明日采风闻九陛,身曳锦袍长到地,此时南丰大吐气。

吾将拟之三语曰,后苍山,无事莫与俗人言。

(0)

寄黄秀峰

春风两眼合看花,今年却不在黄家。

世间岂无鱼羹饭,不似黄家能顿顿。

未应南楼复南楼,江湖添个新白头。

午夜横眠看星斗,玉柄摇摇似招手。

崖公失顾第四星,使我不逢渠大明。

忽思叔度久不见,林梢飞来果一片。

露虫啾唧四壁鸣,小虫喉中亦作声。

太息去年十二月,秀峰先生临去说。

明年八月九月凉,更来樊川享秋光。

菊花不住梅花去,去借一间茅屋住。

霜清月冷人行街,起来教我读简斋。

红字寿安坊里路,且倩西风一传语,木枕拳拳五更鼓。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