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自言高。江水深,自言深。
勿复相思,君有他心。山以蔚蔚,水以汤汤。
何用度之,石用梁。徘徊远望,泣下沾裳。
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巫山高,自言高。江水深,自言深。
勿复相思,君有他心。山以蔚蔚,水以汤汤。
何用度之,石用梁。徘徊远望,泣下沾裳。
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这首诗《铙歌(其七)巫山高》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比巫山的高峻与江水的深邃,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开篇“巫山高,自言高。江水深,自言深。”以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接着,“勿复相思,君有他心”一句,直接点明了情感的纠葛与无奈,透露出一种决绝的态度。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
“山以蔚蔚,水以汤汤。何用度之,石用梁。”这一段通过山与水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的高大与水的深邃,象征着人生的不易与复杂,而“石用梁”则暗示了面对困难时需要寻找桥梁,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这种比喻不仅富有哲理,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
“徘徊远望,泣下沾裳。”描绘了主人公在面对情感与现实的冲突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这一句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愿托黄鹄,东归故乡。”表达了主人公渴望解脱当前困境,回归宁静与自由的愿望。黄鹄作为一种象征纯洁与自由的鸟类,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铙歌(其七)巫山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人生聚散安可量,五年君再官吾乡。
别后相思莫复道,灯前感旧真断肠。
我乘轺出遂归卧,君亦剖竹浮沅湘。
积年党籍坐不调,转徙岭表鸣循良。
豸衣入闽髭满颊,相视此别周星强。
是时节府气沆瀣,喁喁滨海希天浆。
君独胡为慕止足,潞河厂市閒相羊。
徵书强起牧旧治,无乃造物巧报偿?
艰虞欲引义未可,龙性肯与时低昂?
公馀墨墨就我语,玉堂天上谁能忘?
当年忧天亦自哂,宁料及世沧尘扬。
山中麻鞋阙奔问,读诏西向涕泗滂。
伏蒲碧血半亲故,招魂那更哀国殇!
长安如棋近廿载,陆沈谁实尸其殃?
亲贤再起天不憖,剧哉国殄人之亡。
君今移官何所骋,不管耆孺怀甘棠。
哀鸿在野鼠在社,念此岂独离情长。
吾衰倘免蹈海死,还望三至绥南畺。
《感别小帆世丈移藩湖南》【清·陈宝琛】人生聚散安可量,五年君再官吾乡。别后相思莫复道,灯前感旧真断肠。我乘轺出遂归卧,君亦剖竹浮沅湘。积年党籍坐不调,转徙岭表鸣循良。豸衣入闽髭满颊,相视此别周星强。是时节府气沆瀣,喁喁滨海希天浆。君独胡为慕止足,潞河厂市閒相羊。徵书强起牧旧治,无乃造物巧报偿?艰虞欲引义未可,龙性肯与时低昂?公馀墨墨就我语,玉堂天上谁能忘?当年忧天亦自哂,宁料及世沧尘扬。山中麻鞋阙奔问,读诏西向涕泗滂。伏蒲碧血半亲故,招魂那更哀国殇!长安如棋近廿载,陆沈谁实尸其殃?亲贤再起天不憖,剧哉国殄人之亡。君今移官何所骋,不管耆孺怀甘棠。哀鸿在野鼠在社,念此岂独离情长。吾衰倘免蹈海死,还望三至绥南畺。
https://shici.929r.com/shici/hEmcnwD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