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知针粟大,出没似通灵。
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
劣知针粟大,出没似通灵。
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梅月为蚤虱所苦各赋二绝(其一)虱》。诗中描述了虱的特性和行为,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劣知针粟大,出没似通灵。” 这两句描绘了虱的微小而又异常敏锐,它们能在极细微的地方穿梭自如,如同具有通灵的能力一般。
“不但能膏吻,元来善隐形。” 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虱不仅能够粘附在人的皮肤上,还擅长隐藏自己的身形,使人难以察觉。
整首诗通过对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出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事中汲取创作灵感。
手中素幅不盈咫,风水凄迷千万里。
遥出层岑毫末间,稍分断岸微茫里。
云在青天长不卷,烟光乍起看还远。
照影匡庐叠嶂开,苍苍彭蠡蒹葭晚。
曾因为吏客江舟,日日长江门外流。
开图彷佛如在眼,使我遐意凌沧洲。
筑室向深山,群峰莽回互。
纷纭不可选,举万当盈数。
瓮牖岚气蒸,桑枢流水注。
一室岂不拘,所欣在竹素。
图书左右陈,日与前人晤。
上窥乾坤倪,下览霸王骛。
胸臆恣钻搜,仡仡穷昏曙。
形遗同槁木,意豁欢披雾。
此乐将永年,终身堪闭户。
时人那得知,颇用讥颛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