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昭以书告窆兼将入都访求遗稿怆赋》
《仲昭以书告窆兼将入都访求遗稿怆赋》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梦寻才熟江南路,腹痛何缘蓟北行。

八表同昏偏剩我,九原可作若为情?

故知白璧无多福,敢望青编有定评?

满眼边烽封树竟,麻衣凄绝入王城。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诗人陈宝琛所作,题为《仲昭以书告窆兼将入都访求遗稿怆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后的深深哀悼和对亡者才华的怀念。首句“梦寻才熟江南路”,描绘了诗人梦中追寻亡者生前熟悉的江南之路,暗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次句“腹痛何缘蓟北行”则借亡者的不幸离世,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痛。

第三句“八表同昏偏剩我”,意指整个世界都在昏暗中,只剩下诗人独自承受这份哀痛,强调了诗人孤独的境遇。第四句“九原可作若为情?”进一步抒发对亡者的思念,设想亡者在地下的情态,表达了对亡者深深的哀思。

第五、六句“故知白璧无多福,敢望青编有定评?”诗人感慨人生无常,即使如白璧般珍贵的人才也无法避免早逝,同时暗示对亡者文学成就的肯定和期待后人公正评价。最后一句“满眼边烽封树竟,麻衣凄绝入王城”,描绘了诗人身处烽火连天的边疆,身着丧服,凄凉地进入都城,画面悲壮,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常之感,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成都元十八侍御

不见元生已数朝,浣花溪路去菲遥。

客舍早知浑寂寞,交情岂谓更萧条。

空有寸心思会面,恨无单酌遣相邀。

骅骢幸自能驰骤,何惜挥鞭过柞桥。

(0)

失题

汉家轻壮士,无状杀彭王。

一遇风尘起,令谁守四方。

(0)

霜天晓角

乾坤未裂。有物如何别。

解把鸿濛擘破,说不知、知不说。妙诀。真难彻。

知音世所绝。要识阴阳颠倒,月中日、日中月。

(0)

减兰

暂游大庾,白鹤飞来谁共语。

岭畔人家,曾见寒梅几度花。

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

花满前蹊,藏尽神仙人不知。

(0)

早春池亭独游三首·其三

一瓢欢自足,一日兴偏多。

幽意人先赏,疏丛蝶未过。

知音新句苦,窥沼醉颜酡。

万虑从相拟,今朝欲奈何。

(0)

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

桥边足离别,终日为悲辛。

登桥因叹逝,却羡别离人。

桥下东流水,芳树樱桃蕊。

流水与潮回,花落明年开。

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

宿昔欢游在何处,花前饮足求仙去。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