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三诗送我归,古夔今作送君诗。
相如游处符分竹,诸葛阵旁舟解维。
秉烛莫辞频把酒,挥毫未免各忧时。
可怜滟滪双蓬鬓,会合无多又别离。
五载三诗送我归,古夔今作送君诗。
相如游处符分竹,诸葛阵旁舟解维。
秉烛莫辞频把酒,挥毫未免各忧时。
可怜滟滪双蓬鬓,会合无多又别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二章以送(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五载三诗送我归,古夔今作送君诗”,诗人回忆了过去五年间,自己曾三次为友人送行,如今轮到友人为他写诗送别,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间的关怀。
颔联“相如游处符分竹,诸葛阵旁舟解维”,这里引用了司马相如和诸葛亮的故事,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岁月。相如与竹符有关,象征着才华与官职;诸葛亮在阵前指挥,舟解维则意味着船解开缆绳,准备启程,暗示着友人即将分别。
颈联“秉烛莫辞频把酒,挥毫未免各忧时”,诗人劝慰友人,即使在夜晚也要举杯畅饮,不要因为离别而悲伤。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心。
尾联“可怜滟滪双蓬鬓,会合无多又别离”,诗人感叹于友人两鬓斑白,岁月不饶人,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再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潞河冰融春水阔,张公早向燕台发。
嘉会恭承秩宗命,行旌遥指秦淮月。
张公早岁登玉堂,南金大贝声煇煌。
期以勋名接伊召,岂止文字追班扬。
育才成均赞邦礼,晋贰铨衡相天子。
天子式重留都情,作朕彤伯须公行。
明时三礼公所谙,要使多士观仪刑。
公也昔在留都仕,大作雄篇悬玉署。
兴来还复玉署过,亭外琅玕好题句。
凤皇台畔芳草深,白鹭洲边波跃金。
时清事简足登眺,不妨并入阳春吟。
大贤身系苍生望,辅世年龄正强壮。
须知南辙非久留,行矣白麻催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