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雾湿红英。玉漏初停。庭闲如水竹声清。
人在隔花栏畔倚,倩影伶俜。夜静罢调笙。
月上疏棂。微风轻飏绣帘旌。
料峭春寒欺薄袂,逼醒馀酲。
香雾湿红英。玉漏初停。庭闲如水竹声清。
人在隔花栏畔倚,倩影伶俜。夜静罢调笙。
月上疏棂。微风轻飏绣帘旌。
料峭春寒欺薄袂,逼醒馀酲。
这首清代袁绶的《浪淘沙·春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春夜画面。"香雾湿红英",以湿润的香气和染红的花朵,暗示了春夜的芬芳与生机。"玉漏初停",点明夜深人静,时间仿佛停滞,只有竹子的清音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人在隔花栏畔倚",诗人通过主人公的孤独身影,展现出其在花丛中的徘徊和思绪万千。"倩影伶俜",进一步描绘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接下来,"夜静罢调笙",暗示了笙乐已停歇,夜晚更加宁静,月光透过稀疏的窗棂洒下,增添了神秘感。
"微风轻飏绣帘旌",春风轻轻吹动着绣帘,如同撩拨着诗人的心弦。最后两句"料峭春寒欺薄袂,逼醒馀酲",写出了春寒料峭,即使衣衫单薄也难以抵挡,它似乎能穿透心灵,使诗人从醉酒后的慵懒状态中清醒过来,更添了几分春夜的冷寂与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色,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传达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乃自其所长。
出栏初听一声笛,意气已无千顷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掩胫须眉苍。
时时弄笔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无沙堤金络马,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傍。
日落饮牛水满塘,夜半饭牛天雨霜。
俚医灌药美水草,老巫诃禁祓不祥。
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
碓声惊破五更梦,岁负玉粒输官仓。
攧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更言语、一似春莺滑。
一团儿、美满香和雪。去也。把春衫、换却同心结。
向人道、不怕轻离别。问昨宵、因甚歌声咽。
秋被梦,春闺月。旧家事、却对何人说。
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