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楼生暮气,独酌写愁歌。
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
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
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
暗楼生暮气,独酌写愁歌。
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
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
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楼饮酒,抒发愁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楼阁中弥漫的沉闷气息,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首句“暗楼生暮气”,以“暗”字点明时间已至傍晚,楼阁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生暮气”则暗示了这种氛围的逐渐凝聚,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独酌写愁歌”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状态——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这里的“愁”不仅指个人的情感困扰,也可能包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某种理想或追求难以实现的无奈。
接下来,“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狂风的肆虐。静谧的月光映照着广阔的江面,而狂风却将柳絮吹得四处飘散。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静与动、安详与动荡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低垂的天空下,白鹭独立,显得格外孤独;而远处,船只在草地上留下痕迹后驶过,象征着生活的流转与变迁。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
最后,“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一句,引用了古代文人孔巢父的故事,以自比孔巢父,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志趣的决心。同时,“在涧阿”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隐居山林,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金陵失守何匆匆,敌兵烧我天子宫。
守臣顶香率父老,开门罗拜惟鞠躬。
翠华遥遥遵海道,汉家诏令不得通。
外交内应俦与邺,所在州县皆望风。
坐观岂但宣抚望,降夷亦有丞相充。
山巅水涯多白骨,迩来十室九已空。
权臣悍将恣吞噬,剥肤椎髓方称雄。
敌来拥兵保妻子,敌去奏捷希侯封。
城狐社鼠争附会,浙部复产勔与冲。
纷纷馀子何足数,我视文举真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