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
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世事江声外,吾生幸自休。
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
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世事江声外,吾生幸自休。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过海得子由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久别重逢兄弟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
"经过废来久,有弟忽相求" 表明时间流逝,兄弟久未相见,但现在却突然相聚,这份温馨令人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门外三竿日,江关一叶秋" 描述的是兄弟相会的景象,阳光洒在门外,时间流转,而江边则是一片秋意浓厚的景色,这里的“一叶”可能指的是一只船,只需一叶舟就能渡过江去见兄弟。这样的自然美景背景,更衬托了兄弟相逢的情谊。
"萧疏悲白发,漫浪散穷愁" 这两句则转换了一下情绪,诗人感慨时光飞逝,头发斑白,自身的困顿与忧虑也随之而来。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带来的普遍心理。
"世事江声外,吾生幸自休"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这里的“江声”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变迁,而“我”的一生,能够在这喧嚣之外找到自己的安宁,这份自得其乐显然是诗人的幸事。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兄弟情深的温馨,也不乏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动荡的感慨,但最终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