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何亭亭,下有辟世贤。
凤雏隐中林,卧龙蟠其渊。
一朝起高翔,斯人独深潜。
功名不可为,我志久已安。
一闻耆旧传,使我心悠然。
鹿门何亭亭,下有辟世贤。
凤雏隐中林,卧龙蟠其渊。
一朝起高翔,斯人独深潜。
功名不可为,我志久已安。
一闻耆旧传,使我心悠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鹿门山的意象引入,巧妙地将隐士比作“凤雏”与“卧龙”,隐喻其才华横溢却选择避世的生活状态。鹿门山亭亭玉立,象征着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脱俗。山下,有隐士如同凤凰幼雏与卧龙般,隐藏于密林与深渊之中,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能展翅高飞,而此时的隐士则选择了独自深潜,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诗中提到的“功名不可为”,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淡泊态度,强调了隐士们追求的精神自由和内心安宁。最后一句“一闻耆旧传,使我心悠然”,则点明了听到前辈故事后的感受,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难开密叶不因寒,谁剪鹅儿短羽攒。
犹是去年惊目艳,不知从此几人观。
重重好蕊重重惜,日日攀枝日日残。
我为病衰方止酒,愿携茶具作清欢。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