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题巴东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寺景象。首句“寺在啼猿外”,以猿猴的啼声衬托出寺庙的偏远与宁静,仿佛远离尘世喧嚣。次句“门开古涧涯”则点明了寺庙地理位置,紧邻古老的山涧,增添了古朴和自然的气息。
第三句“山深微有径”,通过“微”字描绘出山路的狭窄与幽深,暗示了探索的趣味和寻幽探胜的过程。第四句“树老半无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树木的老态,枝叶稀疏,更显出环境的古老和静寂。
第五、六句“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诗人借景抒怀,望着远方的云彩渐行渐暗,时间悄然流逝,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沉思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以“金马”象征仕途,担心自己忙于俗务,可能会错过回归清净的时机,即未能实现超脱世俗、追求禅意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巴东寺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寇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