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明妆嘱写真,转于调笑致娇嗔。
济尼失口称闺秀,伯玉无心诵洛神。
似畏窗光旋頫首,乍拈镜影欲回身。
画师解道愁尤好,却倚蛾眉更一颦。
花下明妆嘱写真,转于调笑致娇嗔。
济尼失口称闺秀,伯玉无心诵洛神。
似畏窗光旋頫首,乍拈镜影欲回身。
画师解道愁尤好,却倚蛾眉更一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闺中女子画像场景。首句"花下明妆嘱写真",暗示了女子在花丛中精心打扮,期待被画家捕捉到最美的瞬间。"转于调笑致娇嗔"则写出女子在玩笑间流露出的娇媚和嗔怪,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致。
"济尼失口称闺秀,伯玉无心诵洛神"两句,通过典故来赞美女子的美貌,将她比作古代美女济尼(即班昭)和洛神(曹植《洛神赋》中的仙子),表达了她的才情与姿色并重。
"似畏窗光旋頫首,乍拈镜影欲回身"描绘女子在镜子前的娇羞姿态,她似乎因害羞而低头,又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想要转身离开,却又不舍得这短暂的自我欣赏。
最后两句"画师解道愁尤好,却倚蛾眉更一颦",画师懂得捕捉女子内心的微妙情感,她的眉头微蹙,仿佛带着一丝忧愁,这正是画作的魅力所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娇憨和情感丰富,是一幅活灵活现的闺秀肖像画。
吴蜀三分地,沅湘合水流。
鱼虾今岛屿,兰茝旧汀洲。
逾月雨连昼,莫春风送秋。
湿桑蚕饿死,坏种谷漂浮。
弊屋无乾处,吁嗟几日休。
事多徵放逐,文欲号穷愁。
惧祸初求免,兹行重失谋。
官曹待符檄,食事指衣裘。
淹速空占服,行藏漫倚楼。
生涯纵草草,行路胜悠悠。
弟妹怀天末,梦魂栖浪头。
何当得散号,从此具归舟。
特达非无仗,迍邅自过忧。
禁庭敦宿契,枢府记乡州。
几遇长安使,频蒙礼翰投。
虽狐悬釜煮,且益破囊收。
忧禹思由溺,阿衡任内沟。
岂伊侪子弟,而俾堕拘囚。
霄汉瞻归雁,波涛羡没鸥。
怀哉上南斗,去矣事西畴。
《寄王谦仲周子充丈》【宋·赵蕃】吴蜀三分地,沅湘合水流。鱼虾今岛屿,兰茝旧汀洲。逾月雨连昼,莫春风送秋。湿桑蚕饿死,坏种谷漂浮。弊屋无乾处,吁嗟几日休。事多徵放逐,文欲号穷愁。惧祸初求免,兹行重失谋。官曹待符檄,食事指衣裘。淹速空占服,行藏漫倚楼。生涯纵草草,行路胜悠悠。弟妹怀天末,梦魂栖浪头。何当得散号,从此具归舟。特达非无仗,迍邅自过忧。禁庭敦宿契,枢府记乡州。几遇长安使,频蒙礼翰投。虽狐悬釜煮,且益破囊收。忧禹思由溺,阿衡任内沟。岂伊侪子弟,而俾堕拘囚。霄汉瞻归雁,波涛羡没鸥。怀哉上南斗,去矣事西畴。
https://shici.929r.com/shici/nfBah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