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骨峰头蟾皎皎,凤凰池上影团团。
欲明千里同风底,未出门时话已圆。
象骨峰头蟾皎皎,凤凰池上影团团。
欲明千里同风底,未出门时话已圆。
这首诗以“象骨峰头蟾皎皎,凤凰池上影团团”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象骨峰上的明月皎洁如镜,凤凰池畔的倒影如同圆满的圆盘,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着某种精神层面的圆满与宁静。
接下来的“欲明千里同风底”,则进一步拓展了这种意境,仿佛在说,这皎洁的月光和圆满的倒影,不仅局限于眼前的景致,而是能够照亮千里之外,如同清风拂过大地,带来光明与希望。这里运用了“千里”和“同风底”的对比,强调了光明与希望的普适性和穿透力。
最后,“未出门时话已圆”,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满足与平静。即使还未踏出家门,心中的话已经如同圆满的月亮一般,充满了智慧与理解。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也暗示了与世无争、内心自足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与内心平和的状态,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
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
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
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
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
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
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我闻之徽之黄山秀之聚,三十六峰比如敔。
支而散去不可数,周环纡馀蛟凤舞。
瘠之为石天所斧,真宰重惜保其故。
仙者不得开洞府,李君乃生貌清古。
殷彝周鼎冰雪贮,而有锦绣之肺腑。
丈夫用世当不负,他年抱策上京去。
蓬莱宫深隔烟雾,弱水三万不可度。
祭酒先生才见取,慷慨登楼念乡土。
奉檄南归大江浒,古木阴阴覆韦布。
御史殷勤再三顾,叩之使言见平素。
小却黄堂掌书簿,溷溷泥涂塞中路,白璧自持终不污。
前年妖蟆月更吐,天下秋风吹桂树。
炳豹文章堕群瞽,八月钱唐潮亦怒。
竟无愠色向人前,但道命邪多谬误。
行台二十四松厅,众更奇之交爱护。
百鸟啾啾徒下处,一鹗空中肆高举。
宪司十道虞有罟,纪纲庶政祛残蠹。
三在炎荒鼎而柱,五羊八桂穷险阻。
棋分南北海为部,民黎杂居性豺虎。
俗嗜相残裸负弩,滨水而采名蜑户。
一从孟尝去合浦,珠不更还远无贾。
台官择人如善估,以君政似王夷甫。
长干置家坐空窭,遣佐绣衣苏病苦。
君今此行人共许,还珠奚翅瞻三语。
夷齐有心当弗沮,君其勖诸报明主。
道命之行泽施溥,万钟之赐安厥予。
《送李光大之海北宪司书吏》【元·丁复】我闻之徽之黄山秀之聚,三十六峰比如敔。支而散去不可数,周环纡馀蛟凤舞。瘠之为石天所斧,真宰重惜保其故。仙者不得开洞府,李君乃生貌清古。殷彝周鼎冰雪贮,而有锦绣之肺腑。丈夫用世当不负,他年抱策上京去。蓬莱宫深隔烟雾,弱水三万不可度。祭酒先生才见取,慷慨登楼念乡土。奉檄南归大江浒,古木阴阴覆韦布。御史殷勤再三顾,叩之使言见平素。小却黄堂掌书簿,溷溷泥涂塞中路,白璧自持终不污。前年妖蟆月更吐,天下秋风吹桂树。炳豹文章堕群瞽,八月钱唐潮亦怒。竟无愠色向人前,但道命邪多谬误。行台二十四松厅,众更奇之交爱护。百鸟啾啾徒下处,一鹗空中肆高举。宪司十道虞有罟,纪纲庶政祛残蠹。三在炎荒鼎而柱,五羊八桂穷险阻。棋分南北海为部,民黎杂居性豺虎。俗嗜相残裸负弩,滨水而采名蜑户。一从孟尝去合浦,珠不更还远无贾。台官择人如善估,以君政似王夷甫。长干置家坐空窭,遣佐绣衣苏病苦。君今此行人共许,还珠奚翅瞻三语。夷齐有心当弗沮,君其勖诸报明主。道命之行泽施溥,万钟之赐安厥予。
https://shici.929r.com/shici/I8aKe3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