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
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
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
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
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
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
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
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
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
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
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
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
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这首元代诗人陈泰的《朔方歌》描绘了北方大地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生活的艰辛与豪情。开篇以“朔方大野何寥哉”起笔,展现出广阔的北方草原的辽阔与寂寥,随后通过“悲风惨淡从天来”渲染出寒冷而严峻的气候。诗人运用比喻,将风浪比作巨壑阴浪和晴空怒雷,形象地描绘了风力之大。
接着,诗人描述了严寒天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然而,身处其中的书生却有着坚韧的精神,“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表现出他们不畏艰难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朔方之人胆如斗”,表达了边疆人民的勇气和豪迈,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他们依然能以武力和才华争胜。“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英勇气质。
诗人抬头远望太行山,山色空蒙,日月交替,烟云变幻,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最后,以燕山雪景和边防战士的泪水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戍卫者的敬佩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朔方歌》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北方边塞的景象,歌颂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坚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
陟彼屺兮何所思,日眷眷兮心不夷。
望雷阳兮不可见,返余辔兮首中逵。
雷阳一发春无际,浩荡鲸波数千里。
匹马天涯思故园,夫人堂上悲游子。
子有园林瘴水滨,家人曾浣綵衣尘。
槟榔花下红谖草,别后纷披几度春。
自云薄宦沾微禄,梦飞不到雷阳曲。
乞身归养应及时,莫比前人叹风木。
君家一双椰子杯,远从交广带将回。
剖开瘴水蛮烟腹,割断玄霜玉露胎。
乌梨木柄银錂口,若比匏尊应更厚。
莲房半侧碧筒深,中有黄流汎郁金。
最怜竹里泉中洗,不厌松边石上斟。
人言此杯能辟蛊,倾银注玉空论富。
少陵未许称木瓢,谪仙且莫誇鹦鹉。
山人心爱口不言,肯遗还山酌白云。
君不见丰城双宝剑,当年知己亦平分。
伯阳居柱下,曼倩金马门。
大隐朝市间,玩世非避喧。
何如小隐云泉里,黄裳竹杖青丝履。
白云为伴去还来,石泉泠泠洗心耳。
云本无心犹为君,吟边卧内共氤氲。
泉飞隐处偏清响,雪夜凉天梦亦闻。
道人解作山林事,兴入丹青老将至。
一饭王门不愿留,归来岂负云泉意。
道人家本住西镛,何事因栖海上峰。
我欲寻山采芳去,云泉深处候高踪。
凉雨净炎燠,微风松下来。
眷言青云客,晼晚沧洲怀。
翰墨冠时辈,风流倾众才。
高情表千仞,逸足淩三台。
既欣簪佩狎,复与缁锡谐。
清言方屡接,又恐心期乖。
短褐逐渔钓,衡门翳蒿莱。
宁知枉高驾,酌我林中杯。
尽醉无复辞,俱忘形与骸。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
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
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
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
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