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
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
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安然自得的心境。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环境的变化,但也隐含着对尘世纷扰的感慨和想要避开这些干扰的心情。
"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表达了自己的超然物外之情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自信和理解。
"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修养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了他在面对世事时所保持的平和与客观态度。
"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最后两句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之美时的心境自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邃,情感真挚而不失超脱,体现了苏轼词风的典型特点。
童子十四名福基,瑶环瑜珥玉雪姿。
早有才语惊父师,弱龄能解《易》与《诗》。
贼窥灊霍遭劫持,身非不能走险巘。
恐母不免躬尝之,日夜念母惟涕洟。
豺狼安识字孝慈,闻儿夜哭为心悲。
怀中短刃勤磨治,誓不与贼生同时。
贼走药肆方晨炊,儿喜窃谓计可施。
怀毒乘间投釜锜,贼十余辈皆横尸。
伟哉童子真权奇,自仰余药甘如饴。
杀贼十数贼不疑,委弃野寺不以随。
荒山兵后难求医。一瞑不复瞻庭闱。
军兴以来岁十稘,环寇诸公印累累。
异哉童子能尔为。
我欲再拜言天墀,谓天盖高蚁虱卑。
题诗泪堕如绠縻,告千万世无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