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千山兰蕙香,清溪一曲转沧浪。
扁舟卧看张云锦,不为春归有底忙。
日出千山兰蕙香,清溪一曲转沧浪。
扁舟卧看张云锦,不为春归有底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舟行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山川之美,以及溪水在曲折中流淌的动态美。通过“日出千山兰蕙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融入画面之中,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命力和清新感。
接着,“清溪一曲转沧浪”一句,不仅描绘了溪流蜿蜒曲折的形态,还通过“沧浪”这一意象,赋予了溪水一种深邃和古老的感觉,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深度。这样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溪水流动时带起的微风,以及它在不同地形中展现出的不同风貌。
“扁舟卧看张云锦”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效果。诗人以“卧看”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舟行中的悠闲与自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张云锦”这一比喻,则生动地描绘了天空或云彩的美丽,与前文的“兰蕙香”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和谐而美丽的自然画卷。
最后一句“不为春归有底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节奏的反思。在诗人看来,春天的回归并非忙碌的理由,而是值得静心品味和享受的美好时刻。这种对生活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上人海东秀,才华众推优。
学道慕中国,于焉一来游。
武林忽相遇,针芥意颇投。
儒道虽云异,诗酒喜共酬。
况兹古名郡,佳丽罕与俦。
湖山快吟览,胜迹恒追求。
合并惜未久,又理东归舟。
扬帆渡鲸浪,帖帖如安流。
慇勤不忍别,缱绻难为留。
临风极遐睇,目断扶桑陬。
他时托芳字,还能寄余不。
中秋不数日,明月未频看。
向晚云无滓,初宵露未团。
幽幽但庭内,渺渺属河干。
地迥空无蔽,滩长静不湍。
巴童挐小艇,渔父举长竿。
墨本句中画,诗工珠在盘。
莫亲谈矻矻,空复夜漫漫。
客枕成疲卧,书窗记读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