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剧暑若艰难,谁谓炎凉反掌间。
狐鼠就擒元愤郁,旄倪相庆便清閒。
雨声恰似政声好,天意翻嗤诗意悭。
一饱所关诚大矣,吾侪安得不开颜。
转移剧暑若艰难,谁谓炎凉反掌间。
狐鼠就擒元愤郁,旄倪相庆便清閒。
雨声恰似政声好,天意翻嗤诗意悭。
一饱所关诚大矣,吾侪安得不开颜。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对比和反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变化。
“转移剧暑若艰难”一句,以“转移”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炎热气候难以改变的局面,而“谁谓炎凉反掌间”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天气冷热无常的自然规律,如同人掌心易变。
接下来的两句:“狐鼠就擒元愤郁,旄倪相庆便清閒。”用“狐鼠”比喻小人才在困境中被捕捉,而“旄倪”一词则形容大将军的威严,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变化对于人心态的重大影响。
“雨声恰似政声好”一句,将雨声与政声相比较,寓意良好的政治如同及时的雨水一样,是人们所期待和欢迎的。紧接着,“天意翻嗤诗意悭”则表达了诗人对上天善变意旨的赞美,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饱所关诚大矣,吾侪安得不开颜。”通过“一饱”即一次吃饱来比喻生活中的小快乐,强调了这些小事对于人们情绪的重要性。结尾的“吾侪安得不开颜”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恩赐和生活的小确幸时所感受到的喜悦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自然规律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精妙把握和艺术表现。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
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
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
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
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
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
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
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
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
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
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
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
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
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
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
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
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
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
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
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
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
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
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
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
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
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
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
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
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孤寂吟》【唐·天然】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https://shici.929r.com/shici/wHPqrbUW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