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长安城景象,开篇“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两句,通过对山河和宫殿的描写,展现了长安作为都城的雄伟气势。诗人运用“迢遰”一词形容山河蜿蜒曲折,宛如巨龙拥护着帝都,而“参差”则形象地表达了宫殿层次分明,如同云端一般。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两句,则通过对早晨景色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里的“风吹晓漏”指的是清晨时分,风吹过宫中的水钟,发出悠扬的声音,而“长乐”则是唐代宫廷之一,意味着欢乐和音乐。“柳带晴烟出禁城”中,“柳带”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柳絮轻拂,伴随着清新的晨雾缓缓浮动,穿过皇宫的围墙。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两句,转换了景象,诗人开始描述自己所见。这里的“天净笙歌”可能指的是清晨天空中飘浮着悠扬的笙声,而“临路发”则表明诗人正站在道路旁边聆听着这美妙的声音。“日高车马隔尘行”则描绘了白日当空,车辆马匹在道路上来回穿梭,扬起尘土,但这些都无法打扰到诗人的心境。
最后两句“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谦,以及对那些以学问闻名于世的人(如孔子之徒)的敬仰。这里的“浅才”表明诗人自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甘未达”则表示他对此感到满足,而“多惭名在鲁诸生”则是说诗人对于那些以学问著称于世的人(如孔子之徒)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长安城的壮丽景色,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自省和对知识的尊崇。
先生见尧心,相与去九有。
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
道为自然贵,名是无穷寿。
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
綵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
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