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全文
唐 / 王缙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wángchānglíngpéiyóuqīnglóngtánshàngrénxiōngyuànxiōngwéi
táng / wángjìn

línzhōngkōngshèjiēxiàzhōngnánshān
gāochuángshànghuíkànliùjiān

yúnchùmièfēiniǎoshíhái
wèntiānrénjiēxīnshìjièxián

shuízhīyǐnzhěxiōngzhuīpān

注释
林中空寂舍:森林中空无一人的小屋。
终南山:中国的一个山脉,位于陕西省。
高卧:躺卧,这里指悠闲自在地躺着。
六合:古人对天地四方的统称,代表宇宙。
浮云:飘浮在天空的云朵。
几处灭:在多个地方消失。
飞鸟何时还:飞鸟何时返回。
问义天人接:探求天人合一的哲理。
无心世界闲:心中没有世俗的纷扰。
大隐者: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的人。
兄弟自追攀:兄弟们自发地前来追随。
翻译
寂静的树林中有一座空置的房屋,屋前就是连绵的终南山脉。
我独自躺在一张床上,回首望去,天地之间尽收眼底。
天空中的浮云时隐时现,飞鸟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询问天人之间的道理,心中无世间烦扰。
有谁知道真正的隐士,他的兄弟们自然会追寻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开头“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两句,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又深远的自然环境,诗人居住在一片寂静的森林之中,而那座著名的终南山就在台阶下方。接下来,“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表达了诗人躺于高处的床榻之上,从容不迫地观望着天地之间广阔无垠的景象。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两句通过对流动变化的云和归来的鸟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生世世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淡然态度。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则深化了这种超脱的心境。这里的“问义”意味着探讨宇宙人生的意义,“天人接”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交流与和谐,而“无心世界闲”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红尘所动的境界。

最后,“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真正的大隐士的赞赏。他们不为世俗所知,却在自然中找到归宿,而“兄弟自追攀”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向往和自我认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山林生活、超然的哲学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内心中追求一种远离尘世、接近自然和自我精神世界的愿望。

作者介绍
王缙

王缙
朝代:唐   字:夏卿   籍贯:本太原祁   生辰:700-781

王缙(700年-781年),字夏卿,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朝宰相,尚书右丞王维之弟。王缙出身于河东王氏,少好学,与兄王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太子宾客。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大历十年(775年)元载所撰唐赠兵部尚书王忠嗣碑,为其所行书。卒年八十二。
猜你喜欢

武林与子卿宿别

渺渺疏钟月下闻,天涯相见复离群。

秋风一夜孤帆远,遥隔吴山几片云。

(0)

题画·其三

振衣危峰巅,扶桑日初起。

柳色破青烟,桃花带流水。

(0)

自遣

遁迹在空山,生涯寄场圃。

柴门到者稀,满地梨花雨。

(0)

武林驿别康元龙

钱唐江上浪层层,此地分携感慨增。

客路残年悲短剑,驿亭寒夜忆孤灯。

归魂黑度千林雨,乡泪红凝半枕冰。

江北江南天万里,不堪回首望西陵。

(0)

再怀伯孺

登楼一望意凄凄,目极遥空白练低。

匹马烟花吴苑曲,孤舟风雨太湖西。

愁中芳草迷三径,别后垂杨暗六溪。

千里怀人多感慨,每看南雁忆封题。

(0)

武夷溪口送惟起弟度关·其二

青山游侣散纷纷,况复临岐远送君。

两地雁鸿难顾影,一时鸾鹤总离群。

人从杜若洲边去,路在桃花洞口分。

明发登高各惆怅,鹅湖斜日幔亭云。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