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玉林南还二首·其二》
《送陈玉林南还二首·其二》全文
元 / 柯九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龙去亭空思惘然,道人和泪话当年。

珠宫锡号开三岛,金榜承恩自九天。

花落御床沾宿雾,苔生辇路湿苍烟。

春来怕渡秦淮水,处处青林啼杜鹃。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柯九思所作的《送陈玉林南还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南归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龙去亭空思惘然”,以“龙去”象征友人的离去,“亭空”则暗示了送别的地点,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怅惘之情。接下来“道人和泪话当年”,通过“道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同时“和泪话当年”也暗示了两人曾有过美好的回忆。

“珠宫锡号开三岛,金榜承恩自九天。”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友人的归途想象为仙境之旅,既增添了浪漫色彩,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其中“珠宫”、“三岛”、“金榜”、“九天”等词汇,分别代表了仙境、仙岛、荣耀与至高无上的地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无限遐想和祝福。

“花落御床沾宿雾,苔生辇路湿苍烟。”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自然景象,通过“花落”、“宿雾”、“苔生”、“苍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是在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些自然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增加了诗歌的深沉意味。

最后两句“春来怕渡秦淮水,处处青林啼杜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担忧与牵挂。春天的到来,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诗人而言,却因友人的离去而变得忧伤。他担心友人在渡过秦淮水时会遇到困难,同时“处处青林啼杜鹃”则以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离别与哀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离愁别绪,还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的牵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柯九思
朝代:元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猜你喜欢

小除前五日立春

视历始知今岁闰,闭门先得隔年春。

蹉跎大尽无多日,取次小除才半旬。

野老焚香祠太乙,村童布席待庚申。

谁家腊里吹阳律,冻谷寒消斗柄寅。

(0)

送黎大年入西宁

结束琴书怅索居,泷江西去欲何如。

方将京雒三陈策,且向河阳一曳裾。

九月水边逢旅雁,六都沙别见嘉鱼。

临邛买酒堪留醉,莫漫狂歌学接舆。

(0)

同住东林,有厌清苦者相继辞去。时值小除,与诸子守岁,示此以坚其志

山厨破甑久生尘,笑拨寒灰事火神。

冷灶已无黔突客,居亭犹有刻舟人。

橘因易地春为枳,姜自经冬老更辛。

大尽到来能几几,暂留同住守庚申。

(0)

寄茎鉴二子

白云西望数峰青,咫尺家山在户庭。

蜾赢嘱儿当类我,猕猴怜子谓宁馨。

物情痴绝堪长叹,诗句吟来只自听。

身健报恩终有分,此间随地得参苓。

(0)

南村野老祠刍狗,山鸟衔灰自爇林。

半壁电光深入石,一星槐火竟流金。

白牛假道归涔黑,玄鹤摩空落影沉。

谁识枯桐心已死,独蒙尘土待知音。

(0)

答庞卯君见寄兼柬雷季传

借得青山小结庐,槿篱渐密客来疏。

多情最是庞居士,远札难忘楚接舆。

老去烟霞成痼疾,近从眠食识真如。

凭君寄语同袍友,别后枯禅已废书。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