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冒千山,清泉散万壑。
云岚互冥濛,雷电辄间作。
祫衣生微寒,蓬窗坐萧邈。
书卷陈古今,抗心良有托。
物役谁能辞,尘缨由自缚。
绕林姑恶鸣,侧岸藤花落。
白雨冒千山,清泉散万壑。
云岚互冥濛,雷电辄间作。
祫衣生微寒,蓬窗坐萧邈。
书卷陈古今,抗心良有托。
物役谁能辞,尘缨由自缚。
绕林姑恶鸣,侧岸藤花落。
这首清代诗人顾奎光的《雨中泊朱红溪》描绘了一幅雨中山水间的清幽景象。首句“白雨冒千山”以“白雨”渲染出雨势之大,覆盖了连绵的群山,展现出磅礴的自然力量。接着,“清泉散万壑”则描绘了雨后清泉从山谷中流淌,如同万道细流四溢,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云岚互冥濛,雷电辄间作”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雷电交加的天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诗人身披“祫衣”,感受到微微的寒意,坐在简陋的蓬窗下,心境显得孤寂而深远。“书卷陈古今,抗心良有托”表达了诗人借读书来寄托内心的情感,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物役谁能辞,尘缨由自缚”,暗示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尘世的纷扰如同束缚。最后两句“绕林姑恶鸣,侧岸藤花落”以鸟鸣和藤花凋零的细节,寓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慨,展现了清雅脱俗的意境。
维舟章江上,江门多故知。
念我成远别,朝夕数追随。
杂佩各持赠,伐木有馀悲。
惭余虽驽马,敢复背良规。
长风催彩鹢,恨恨不能移。
招手成南北,永夜徒相思。
极目孤云大海平,夕阳千里共含情。
关前一雁凌秋起,匣底双龙绕夜鸣。
中散形骸元傲世,婕妤容色岂倾城。
酬恩亦是书生事,愁绝江淹赋未成。
君不见东王公,金茎琼醴延青童。
君不见西王姥,高宴瑶池万妆舞。
白云在天丘陵出,青雀翻飞报汉武。
列仙群圣三百六,笑揖天姝美如玉。
东方小儿下界游,蟠桃三熟仍三偷。
暂解貂裘换云液,我欲乘风上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