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修行,才登户牖,应是下手何如。
便先令欢乐,于已开舒。
待款款寻来,的当端正,意灭情祛。
做嬉嬉坦荡,更认闲闲,闲里安居。
从前一一细想,好搜玄揣妙,时复亲书。
顿省悟,怡然超出,苦海迷衢。
这番见真真那个,唯分明本有元初。
却还旧处,返光回照,独证无馀。
试问修行,才登户牖,应是下手何如。
便先令欢乐,于已开舒。
待款款寻来,的当端正,意灭情祛。
做嬉嬉坦荡,更认闲闲,闲里安居。
从前一一细想,好搜玄揣妙,时复亲书。
顿省悟,怡然超出,苦海迷衢。
这番见真真那个,唯分明本有元初。
却还旧处,返光回照,独证无馀。
这首元代王哲的《锦堂春》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修行为主题,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超越。词中通过描述修行者初入门径的喜悦与逐渐深入的体验,展现了禅修过程中的顿悟和解脱。
"试问修行,才登户牖",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起点。"便先令欢乐,于已开舒",暗示修行之初,心灵得到初步的释放和愉悦。接着,"待款款寻来,的当端正,意灭情祛",强调了修行者需要耐心寻找真理,去除杂念,达到心境平和。
"做嬉嬉坦荡,更认闲闲,闲里安居",描绘出修行者在闲适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住。"从前一一细想,好搜玄揣妙,时复亲书",进一步强调了反思和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思考和亲身体验,逐渐领悟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顿省悟,怡然超出,苦海迷衢",表达了修行者在某一刻豁然开朗,超脱苦海,找到了出路。最后,"这番见真真那个,唯分明本有元初",揭示了修行的终极目标——回归本源,认清真实自我。"却还旧处,返光回照,独证无馀",意味着在修行的终点,找回最初的纯净,只剩下纯粹的自我认知。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禅宗的语言和意境,展现了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寓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修行智慧。
赤城往岁南来雁,送客去时岁云晚。
客来雁去两三回,怅望赤城天共远。
状元此去朝京师,不待玉立春班齐。
疾飞一步上芸阁,有梦只报梅花知。
行乐平生志,方从事、未出已思归。
叹欢宴会同,类多暌阻,冶游踪迹、还又参差。
年华换,利名虚岁月,交友半云泥。
休忆旧游,免成春瘦,莫怀新恨,恐惹秋悲。
惟思行乐处,几思为春困,醉枕罗衣。
何事暗辜芳约,偷负佳期。
念待月西厢,花阴浅浅,倚楼南陌,云意垂垂。
别后顿成消黯,伊又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