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六代古今稀,灯夕烟花满帝畿。
天净金波偏泛滥,春寒火树自芳菲。
千群游骑冲尘过,几处行云绕曲飞。
更听笙箫空外落,高台应有凤凰归。
繁华六代古今稀,灯夕烟花满帝畿。
天净金波偏泛滥,春寒火树自芳菲。
千群游骑冲尘过,几处行云绕曲飞。
更听笙箫空外落,高台应有凤凰归。
这首《金陵元夕》描绘了明朝时期南京元宵节的盛况。诗人以“繁华六代古今稀”开篇,点出金陵(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历史地位,暗示其节日的非凡与珍贵。接下来,“灯夕烟花满帝畿”,生动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烟花璀璨的景象,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渲染得淋漓尽致。
“天净金波偏泛滥,春寒火树自芳菲”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月光比作金波,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通过“春寒”与“火树”的对比,表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之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千群游骑冲尘过,几处行云绕曲飞”则进一步描绘了人群如织、车马喧嚣的场景,以及云彩在空中悠然飘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展现了节日中人们欢聚一堂、尽情游乐的情景。
最后,“更听笙箫空外落,高台应有凤凰归”两句,以音乐和传说中的凤凰作为结尾,增添了浪漫与神秘色彩。音乐从远处传来,似乎预示着美好的未来,而“凤凰归”则寄托了人们对和谐、吉祥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金陵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还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是一幅生动的历史文化画卷。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