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
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欧阳修的敬仰和友情。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表达自己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
首句“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表达了社会上的浮华不再,真正的美德难以遇见。这里的“冠盖”指的是官员的帽子和车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旧德”则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好品质。
接下来的“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则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敬仰。这里的“延盖叟”可能是指欧阳修在家中的学术活动,而“梁松”则是对欧阳修的尊称,表示诗人愿意向他学习和致敬。
中间两句“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通过对比昆虫在古董中寻找寄居之地与古代器物被后人珍藏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中的浮华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
最后两句“我欲弃官重问道,寸筳何以得舂容”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放下官职,重新追求内心的道德修养。这里的“寸筳”是指非常微小的事物,“舂容”可能是指通过简单质朴的生活来保持自己的品行。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对朋友的深情以及他个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真挚友谊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重视人伦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