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时所作,题为《送行和杨廷秀韵》。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赞美和不忘初心的情操。
“学粗知方始为人”两句,表明诗人认为只有在学习和了解世界之后,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视。
“敢崇文貌独真诚”一句,则强调了诗人对朋友杨廷秀的评价,认为他不仅外表整洁(崇文貌),更重要的是保持着内心的真诚。这一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难能可贵。
下两句“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表达了诗人虽然对世俗有所包容(阿世),但并没有因此而忘记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这种态度也使得个人的志向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发生错误。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诗人认为在宽厚的恩惠中,即便是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也能获得如同俸禄一般的好运。而面对严酷的环境(腊雪),内心却能自发地生出希望,像春天般蓬勃。
最后两句“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则是对杨廷秀诗歌的赞美。诗人将朋友的诗作比喻为秋风,意味着它清新、迅疾而又富有力量。此外,“及我征帆故起蘋”表达了在听闻朋友诗歌后,自己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仿佛帆船乘风破浪,笔下生花。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也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诚与理想的精神追求。
江上斜阳不到屋,屋后梧桐晚逾绿。
梧桐绿照病者衣,拂面乍有东风低。
低风渐高梧叶颤,上有黄鹂一双啭。
黄鹂爱梧不爱风,似与病者心性同。
东风未归春已倦,芳草青山各含怨。
东风欲去花渐稀,明朝当换白袷衣。
春蚕抱寸茧,秋萤耀寒芒。
微物亦自爱,安知有八荒?
与子论诗理,令予心低昂。
新妇坐车中,绰约时世妆。
搴帏致窈窕,内志折其刚。
亦有武健士,百战身倔强。
挫以和平气,敛袂走且僵。
得感外旋惑,谓存中已亡。
不见鍊丹客,婴姹交元黄。太精监内景,百劫任所?。
沈心于九渊,冥极斯骤光。
矞云丽五色,骖凤云中翔。
掌上骊龙珠,灿如明月珰。
下烛人间世,历历辨沧桑。
会于逍遥游,归于无何乡。
不识六合气,何论圣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