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出穷发,盘梁何岭嵤。
披云骋健步,衣带纷苍青。
湍流抗厓激,山响随啸应。
俗心掉尘鞅,微理悟超乘。
饥鼯瞰丹果,飞狖挂绮藤。
物尚有至见,就僻辞诡争。
鸟道出穷发,盘梁何岭嵤。
披云骋健步,衣带纷苍青。
湍流抗厓激,山响随啸应。
俗心掉尘鞅,微理悟超乘。
饥鼯瞰丹果,飞狖挂绮藤。
物尚有至见,就僻辞诡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天童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哲理的思考。
首句“鸟道出穷发,盘梁何岭嵤”以鸟道起笔,暗示山路崎岖险峻,引人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披云骋健步,衣带纷苍青”描绘了行走在云雾中的景象,健步如飞,衣带随风飘扬,苍青色的山峦映衬其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湍流抗厓激,山响随啸应”则通过湍急的水流与山石的碰撞,以及回荡的山鸣,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
“俗心掉尘鞅,微理悟超乘”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心灵得以净化,超越世俗杂念,领悟到更深层次的道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饥鼯瞰丹果,飞狖挂绮藤”描绘了山间的动物与植物,饥鼯窥视着鲜红的果实,飞狖则挂在五彩的藤蔓上,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物尚有至见,就僻辞诡争”则是对自然界万物的赞美,即使是最偏远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美丽与价值,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珍惜每一份生命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