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镌铅与石,错灿九市陈。
俗眼眯微陋,囊解千百缗。
遵明重河北,黄宪宜贱贫。
时惑空理喻,真屈乃赝伸。
夜光辉结绿,秋水湛青萍。
薛卞久黄土,持此将安珍?
磨镌铅与石,错灿九市陈。
俗眼眯微陋,囊解千百缗。
遵明重河北,黄宪宜贱贫。
时惑空理喻,真屈乃赝伸。
夜光辉结绿,秋水湛青萍。
薛卞久黄土,持此将安珍?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与思考。首句“磨镌铅与石,错灿九市陈”描绘了在繁华市场中,铅与石经过精心雕琢,光彩夺目的景象,象征着平凡事物在恰当的环境下也能展现出非凡的价值。
接着,“俗眼眯微陋,囊解千百缗”则揭示了世俗眼光的狭隘,往往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而那些被误解为微不足道的,却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遵明重河北,黄宪宜贱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公正与平等的追求。黄宪的故事寓意着即使出身贫寒,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强调了道德与社会评价的重要性。
“时惑空理喻,真屈乃赝伸”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惑与矛盾,指出人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与本质。这里的“真屈乃赝伸”形象地描绘了真相被掩盖,虚假得以显现的社会现象。
“夜光辉结绿,秋水湛青萍”运用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比喻,夜光如同宝石般闪耀,秋水清澈如镜,青萍静卧其中,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事物,即便在暗淡的环境中也能散发出光芒。
最后,“薛卞久黄土,持此将安珍?”以薛谭与卞和的典故作结,薛谭因才华横溢而被世人遗忘,卞和献玉却被误解为愚弄,这两则故事共同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真理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反思,探讨了价值判断、社会公正、个人命运等多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黄花如幽人,别来心念之。
邂逅适我愿,讵可无一辞。
缅怀东篱游,旧与西风期。
乞我三百株,烂醉风前杯。
休文有佳裔,咳唾成新诗。
把玩乞菊章,颇愧前篇非。
寄言崔蓝田,舍之复谁贻。
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
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
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
信音惊远雁,心绪乱游蚕。
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惭。
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
赐对金銮下九天,旋闻熊轼为驱前。
人从芸阁初分直,桂折蟾宫乍得仙。
刺史江山聊复尔,翰林风月自依然。
下车快草东封疏,今去祥符正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