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ùchōngshīzháshānwèishuǐxuān
sòng / shì

fàngqīngzàiliúrěnjiàobīngxuěluòshāzhōu

chūshāndìngbèijiāngcháonéngwèishānsēnggèngshǎoliú

注释
欲:想要。
放:释放,让……自由。
清溪:清澈的小溪。
自在流:自由地流淌。
忍:忍心。
教:让。
冰雪:冰和雪。
落:落下。
沙洲:水边的沙滩。
出山:离开山中。
定:必定。
涴:污染,沾染。
能:能够。
为:为了。
山僧:山中的僧人。
更:更加。
少留:少停留。
翻译
我想要让清澈的小溪自由流淌
怎忍心让冰雪落在沙洲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流露。从鉴赏角度看,这四句诗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折射出诗人的胸襟抱负。

首先,“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这里的“清溪”象征着纯洁无瑕的水流,而“自在流”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情怀。接着,“忍教冰雪落沙洲”一句,通过将坚硬的冰雪比喻为可能融化并消逝于河滩之上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物是无常的感慨。

然后,“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预测与期许。其中“出山”暗示了诗人的某种决断或行动,而“定被江潮涴”表明这将是一次不可避免的经历。最后,“能为山僧更少留”一句,通过设想自己能减轻对山中僧侣的打扰,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蕴含着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偶成

春风吹送笑谈香,玉漏银灯破夜凉。

归去东华听宫漏,杏花落尽六更长。

(0)

龙寿山万岁寺

风波暄白昼,云雨暗空山。

楚客惊停棹,湘妃惨湿鬟。

化成群木杪,砥柱众流间。

肸蚃通精意,行人易往还。

(0)

视夜

我兴视夜夜未明,抬头观星敬自生。

万古不动惟北极,列宿环拱俱西倾。

天光昭回泰宇定,人欲净尽灵台清。

但能勿使旦昼牿,天理触处尽流行。

(0)

观物·其四

春蒲发华滋,潮涨失沙嘴。

好风自西来,吹皱一江水。

何人掉孤舟,撑入春浦里。

不见舟中人,一阵鸥飞起。

(0)

田舍·其三

片云头上黑,冻雨自西来。

促妇收馀谷,呼童拾爨柴。

堆禾披草盖,移菜傍畦栽。

却忆翁年老,前村醉未回。

(0)

秋兴·其一

千年成败事悠悠,独眺川原满目秋。

底处归航来远浦,何人吹笛倚高楼。

山和叠叠寒云迥,水带潇潇暮雨流。

回首故家零落尽,樽前谁与语离愁。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