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流露。从鉴赏角度看,这四句诗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折射出诗人的胸襟抱负。
首先,“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这里的“清溪”象征着纯洁无瑕的水流,而“自在流”则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情怀。接着,“忍教冰雪落沙洲”一句,通过将坚硬的冰雪比喻为可能融化并消逝于河滩之上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物是无常的感慨。
然后,“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预测与期许。其中“出山”暗示了诗人的某种决断或行动,而“定被江潮涴”表明这将是一次不可避免的经历。最后,“能为山僧更少留”一句,通过设想自己能减轻对山中僧侣的打扰,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蕴含着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