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驿,雪之夕。老师张,弟子石。
凛凛清风生八极,那些儿消一滴。
杏林驿,雪之夕。老师张,弟子石。
凛凛清风生八极,那些儿消一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静谧的场景,诗中提到的“杏林驿”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位于杏树林中的驿站。诗人将这个地方与“雪之夕”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寒冷的氛围。
“老师张,弟子石”一句,则是对两个人物的简单指代。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间,常以师承关系来表达友情或敬意,这里很可能是在提及当时的某种交往或记忆。
接着,“凛凛清风生八极,那些儿消一滴”则是对这雪夜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凛凛”形容的是风声,它与“清风”相结合,既强调了风的清洁,也传递出一种冷冽感。这里的“八极”,在诗歌中通常指代宇宙或世界的边陲之地,这里则可以理解为远方、天际等寓意深广的概念。清风生于遥远的地方,意味着这场雪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吹来的,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超脱现实的感觉。
“那些儿消一滴”中的“那些儿”,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细小或微少之物,这里指的是雪花。它与“消一滴”相呼应,表达了雪花轻柔、易融解的特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雪夜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微妙变化的深刻领悟。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