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恩岩》
《四恩岩》全文
宋 / 李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疲筇扪石上,大野俯栏窥。

洞穴通诸顶,泉流接两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ēnyán
sòng / zhí

qióngménshíshànglánkuī

dòngxuétōngzhūdǐngquánliújiēliǎng

翻译
疲惫的竹杖扶着石头,我俯瞰广阔的田野。
山洞直通山顶,泉水连接两个池塘。
注释
疲筇:疲惫的竹杖。
扪:摸索,触摸。
石上:在石头上。
大野:广阔的田野。
俯栏窥:向下看,仿佛通过栏杆。
洞穴:山洞。
通:连通。
诸顶:各个山顶。
泉流:泉水。
接:连接。
两池:两个池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开篇“疲筇扪石上”,可见诗人登临之艰辛,筇草被踏得疲软不堪重负,而诗人依然执着于攀爬,以至手扪于坚硬的岩石之上。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物的险峻,也反映出诗人探幽寻胜的决心与毅力。

接着“大野俯栏窥”,诗人终于到达高处,俯瞰着广阔的大地和远处的风光。这里的“俯”字用得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高处眺望时那份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洞穴通诸顶”,则是对山脉内部构造的描绘,展示了山中奇异的景观。洞穴如同自然界的艺术品,将山的各个层面联结起来,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泉流接两池”,是对水声和水景的描绘,泉水在山间潺潺流淌,形成了两个相连的水池。水声与静谧的山谷交织在一起,为诗中山水之美添上了生动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以及对生命旅途中的探索与发现。

作者介绍

李埴
朝代:宋

李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生年据《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淳熙五年年十八推定),字季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一作季永,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焘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除秘书省正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成都府路提刑。六年,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七)。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熙二年,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同年卒。有《悦斋集》,已佚。《宋元学案》卷七一、
猜你喜欢

题梅山·其二

说到神仙事渺茫,寿春亘古此灵场。

松边白隐千年鹤,岭外红拖几夕阳。

霞驭月寒时弄影,斗坛风冷夜闻香。

先生不必真人号,自与乾坤共久长。

(0)

句·其五

眼昏书字不著纸,耳重听言常问人。

(0)

句·其三

霜林五色锦,烟渡一萦丝。

(0)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0)

濂溪识行

分得庐山水一溪,濂名万古合昭垂。

光风霁月依然在,肯与人间较盛衰。

(0)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其二降神用《大安》

宋德惟火,神实司之。上仪申蒇,迎方重离。

瑶币告洁,秀华金支。啾啾神龙,来介繁禧。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