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盛况,诗人以放舟为契机,借景抒情,颇有豪情壮志之感。其中“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一句,显示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向往。接下来的“万里长江,百年骄虏, 只笑谈烟灭”,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超然态度及淡定心境。
诗中还穿插着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葭苇霜秋,楼船月晓”等,不仅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邃。同时,“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则是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功业的一种反思。
最后,“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于某个时代或事件的总结与期待。而“应有命圭相印, 都用赏、元功重叠。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和祝愿。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通过宴席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素王万世师,国经有常祀。
滇南古荒服,荐祼岂异礼。
王宫正南面,温厉思敬止。
豆笾具威仪,登献何纚纚。
升歌永齐商,琴瑟散宫徵。
共言唐法曲,岁久复惉懘。
陋邦何足徵,居夷圣所儗。
于皇人文化,道大孰与比。
六经如日月,洞照无远迩。
叙秩敦彝伦,百王同一轨。
邈哉天何言,悠悠政如此。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回天容。
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
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
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
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
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
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
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
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
愁忧无端来,有巧不容措。
平生兔三窟,挂网不知惧。
君子事明哲,为善天下妒。
俯仰无愧怍,于以理世务。
祸罹忽然至,不幸我岂恶。
所以终百年,任运恒优裕。
哀哉古屈子,死岂忠贞误。
委质复洁身,谗口焉得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