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金显宗墨竹》
《题金显宗墨竹》全文
元 / 卢亘   形式: 古风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回天容。

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

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

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

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

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

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

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

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亘的《题金显宗墨竹》,以墨竹为载体,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竹子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首句“天人赋物如天工”,开篇即点明了自然界与人类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似性,如同大自然赋予万物生命,艺术家则通过作品赋予其独特的灵魂。接着,“墨光洒竹回天容”一句,将墨竹的描绘与天空的景象相联系,墨色的竹叶仿佛在阳光下闪烁,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光影效果。

“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坚韧与永恒之美,即使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持其清冷而坚毅的姿态。竹子的清音似乎能引起龙的共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共生。

“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描绘了一幅秋季的静谧景象,草木凝结的露珠映衬着宫殿的辉煌,而秋霜与明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冷峻又神秘的氛围。

“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暗示了艺术家(或诗人)通过笔墨捕捉竹子的神韵,而竹子本身似乎对此毫无察觉,只静静地存在着。这里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互动联系起来。

“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云散风起,海色翻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这一段通过季节的变化,表达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动态美。

“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金仙的眼泪与月亮的哀愁,以及竹轴的更新,都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新生的期待。

最后,“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梦中的场景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相互交织,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想象空间。

“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描绘了海中仙女与鸾鸟的美丽画面,以及它们在广阔海洋中的自由翱翔,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追求。

“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以龙江的深邃与春日的不至,以及风声的哀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人生、宇宙、艺术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作者介绍

卢亘
朝代:元

汲郡人,字彦威。幼颖悟,博览群书。为文雄逸,尤工于诗。以拟著《滕王阁记》,受知于姚燧,荐为国史院编修。后以待制卒。有《彦威集》。
猜你喜欢

春日豫章杂诗十首·其六

烂熳谁家临路枝,留连蜂蝶过相疑。

行人莫羡渠能主,落水沾尘会有时。

(0)

夷门曲二首·其二

南堤二月杏花红,北堤高楼红映空。

珊瑚宝玦谁家子,系马门前青树中。

(0)

正德元年郊祀歌十首·其八

汉主登封巨迹空,赭山秦帝洞庭中。

何如黍稷大神享,万岁高高大极宫。

(0)

酬储太仆见赠

抱病逢春无那春,雪晴云气相鲜新。

经旬不出恼官长,束带何由朝大宾。

岂谓烟霄无劲翮,欲从江海访遗珍。

商歌日暮悲风起,索处应惭扣角人。

(0)

喜雪

老健裘能著,寒吟雪故行。

袖承花数出,履蹴霰求声。

飘即诸山压,填应四海平。

久知三白贵,吾巳十年耕。

(0)

閒居寡营忽忆关塞之游遂成七首·其一

牢落居庸道,苍茫六载还。

开轩延汉使,对酒话燕山。

鸟道增新戍,天梯护上关。

白城烟火切,锁钥未应闲。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