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颇兢玉簪粉,北里争插红姑娘。
若教北里传观此,笑杀金钗十二行。
南州颇兢玉簪粉,北里争插红姑娘。
若教北里传观此,笑杀金钗十二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玉簪》其一。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南州与北里的风俗习惯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南州颇兢玉簪粉,北里争插红姑娘。”这两句描绘了南北方不同的习俗。南州的人们对佩戴玉簪极为讲究,而北里的人们则热衷于插戴红色的装饰品。通过“颇兢”和“争插”的对比,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接下来,“若教北里传观此,笑杀金钗十二行。”则是诗人设想如果让北里的人看到南州的玉簪,可能会引发一片笑声,认为那些传统的金钗装饰太过时,不够新潮。这里不仅体现了南北风俗的差异,也暗含了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态度的探讨。
整首诗语言生动,对比鲜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变迁的敏感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