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往年休叹去骎骎,只数今年且十旬。

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

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

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xiàzhījiāo沿yánchù
sòng / céngfēng

wǎngniánxiūtànqīnqīnzhīshùjīnniánqiěshíxún

zhì绿zhēngshǔlǎohóngyóuqiángchūn

shuǐpíngmiànyīnfēngzhòushānyuǎnméipín

tàidàoqiánchángshìxiàozhītàizǒngguānshēn

注释
去骎骎:形容马跑得快,引申为时光流逝。
十旬:指十岁为一旬,这里指作者今年整十岁。
稚绿:嫩绿,指春天的新叶。
旭暑:初升的阳光和炎热的夏天。
老红:老去的花朵,可能指凋零的花朵。
畸春:残春,指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水平似面: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风皱:风吹过水面产生的波纹。
山远如眉:远山如同弯眉。
颦:皱眉,这里形容山在雨后显得低垂。
物态:事物的状态或形态。
关身:与自身相关。
翻译
以往不必感叹时光飞逝,今年才刚满十个旬头。
嫩绿已开始与夏日争艳,老花仍尽力守护残春的余晖。
水面平静如镜,却因风而起皱,远山如黛,雨后更显蹙眉。
世间万物形态各异,常常展现笑容,却不知这些形态都关乎自身。
鉴赏

这首宋诗《春夏之交沿途触目》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夏之交的所见所感。首句“往年休叹去骎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匆匆;“只数今年且十旬”则转向眼前,珍惜当下已过半百的岁月。

接下来,“稚绿已争欺旭暑”描绘了初夏时节,新生的绿色植物生机勃勃,仿佛与夏日的阳光争艳;“老红犹强护畸春”则是说尽管春天已逝,但残存的花朵仍尽力挽留春光。诗人通过“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这两句,形象地写出水面微波荡漾和远山在雨后显得更加秀美,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变化。

最后两句“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诗人感慨万物的变化无常,看似无情,实则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原妙侍者请

上大今已无人,雪岩可知礼也。

虚名塞破乾坤,分付原妙侍者。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四

呼六为五,破二作三。眼观东北,意在西南。

仰山门下却不用遮般茶饭,佛法不怕烂。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一

春日迟迟,绿暗红稀。

叵耐深山百舌,也学江南杜宇,声声报道不如归。

(0)

了恩典座

十二时中,承谁恩力。俯仰折旋,不须外觅。

著衣吃饭,一了便了。开眼天明,是谁不晓。

大地沙门只眼睛,丈六金身一茎草。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三十六

且看双放更双收,有底欢声无底愁。

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沙界海中沤。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四

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十五日已后黑如漆。

正当十五日,莺迁乔木频频语,蝶恋芳丛对对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