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绿暗红稀。
叵耐深山百舌,也学江南杜宇,声声报道不如归。
春日迟迟,绿暗红稀。
叵耐深山百舌,也学江南杜宇,声声报道不如归。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静山林中的生动画面。"春日迟迟",写出了春天阳光明媚但又略带慵懒的氛围,"绿暗红稀"则描绘了花儿凋零,树叶繁茂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
"叵耐深山百舌","叵耐"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百舌鸟叫声的无奈,因为即使在深山之中,这种鸟儿也模仿着江南杜鹃(杜宇)的啼鸣,"声声报道不如归"。这里的"不如归"不仅指鸟儿的归巢,也可能寓言人生的归宿或对尘世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返璞归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鸟鸣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回归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楮叶工夫,辛苦似、镂冰炊砾。
君看取、天公巧处,自然形色。
发彩已非前度绿,眼花休问何时赤。
又谁能、月下待红娘,传音息。投辖饮,追欢急。
持帚扫,痴心惜。有埙篪谐律,不消竽瑟。
点点散来居士室,丛丛生占骚人国,便高烧、绛蜡写乌丝,留真迹。
冰缩寒流,川凝冻霭,前回鹭渚冬晚。
燕阁红炉,驼峰翠釜,曾忆花柔酒软。
云海沧洲,甚又寄、南来客雁。
洒雪朱门,回桡剡曲,镜华霜满。万里银霄凝望眼。
恁吟袖、画阑空暖。
树带潮墟,笳鸣古戍,簇仲宣幽怨。
想愁思、春近也,随宫绣、时宽一线。
昨夜扁舟,梦湖山、眉横黛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