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捲朝岚,素景澄空宇。
微凉拂征鞍,信是宜秋旅。
蝼蝈叫败篱,白露下寒楚。
欣看筑圃场,厌听敲砧杵。
纤云缕远天,须臾迷处所。
遥山捲朝岚,素景澄空宇。
微凉拂征鞍,信是宜秋旅。
蝼蝈叫败篱,白露下寒楚。
欣看筑圃场,厌听敲砧杵。
纤云缕远天,须臾迷处所。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旅行途中的一番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遥山捲朝岚”,描绘了清晨时分,远处山峦被轻雾环绕,随着阳光的逐渐升起,雾气渐渐散去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捲”字,生动地表现了雾气消散的过程,给人一种动态感。
接着,“素景澄空宇”,描述了天空在雾气散尽后的清澈明亮,仿佛整个宇宙都被净化了一般。这里的“素景”指的是纯净、洁白的景色,与前一句的雾气形成对比,突出了清晨天空的宁静与美丽。
“微凉拂征鞍”,则转而描写旅行者感受到的轻微凉意,这凉意来自于秋风,轻轻吹拂着行人的马鞍,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感受,将季节的更替融入到人物的行动中,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信是宜秋旅”,表达了对当前季节和旅途的认同与欣赏,认为这样的季节和环境非常适合旅行,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句“蝼蝈叫败篱,白露下寒楚。欣看筑圃场,厌听敲砧杵。”,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蝼蝈的叫声、白露的降临、寒楚的景象以及筑圃场的欣然观看,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细致观察。同时,对敲砧杵声的厌听,可能暗示了对农事劳作的某种情感态度,或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纤云缕远天,须臾迷处所。”,以轻柔的云朵和广阔的天空作为结尾,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云朵的轻盈与天空的辽阔形成对比,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蜡炬堆盘,熏篝浅炷,夜长更漏偏迟。
淅淅窗棂,檐前玉箸偷垂。
寒塘不动鸳鸯冷,倩晓风莫拂疏枝。
看漫空云海苍茫,万倾玻璃。
昭阳殿阁凄凉甚,傍长廊曲槛,历遍阶墀。
瘦竹支离,低鬟犹见宫仪。
西泠自是伤春路,甚当年误种相思。
想如今陌上花骢,曾印香泥。
大地钟英才,文章乃司命。
蒐古涵万卷,驰骋鸣时盛。
感君许结社,骚坛敬闻令。
击钵撰奇句,颠倒造化柄。
胜缘讵多得,素心照如镜。
寻诗复作会,藻采恣辉映。
愿言风谊高,式补《皇华》咏。
将旋知几日,还问诗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