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云错认山模样。云移乍识群山相。倒影入沧湄。
波摇山亦移。孤鸿远天末。暮霭横空阔。
新月挂檐牙。红楼第几家。
层云错认山模样。云移乍识群山相。倒影入沧湄。
波摇山亦移。孤鸿远天末。暮霭横空阔。
新月挂檐牙。红楼第几家。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海滨的傍晚景象。"层云错认山模样"写出了云层浓厚,使得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被错认为云的形状。"云移乍识群山相"进一步描绘了随着云的移动,山峰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如同与云互动的游戏。
"倒影入沧湄"描绘了山的倒影映照在深邃的水面,随着波浪的荡漾,山影也随之摇曳,动静结合,富有动态美。"波摇山亦移"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水天一色的宁静与变化。
"孤鸿远天末"引入了孤独的大雁,它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暮霭横空阔"则点明了时间已至傍晚,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暮色,显得空间更为广阔。
最后两句"新月挂檐牙。红楼第几家"以月升夜幕的景象收尾,新月如钩,悬挂在屋檐之上,而远方的红楼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引发人们对于那未知人家的好奇与想象。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青岛海滨傍晚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命代英雄起,千秋今在兹。
乾坤斗南北,心膂见熊罴。
帝谓王忠勇,功诚迈等夷。
一麾群策力,九庙出艰危。
日月无私照,君臣有故知。
何来骄饮马,转战独搴旗。
万古金山壮,孤城铁瓮垂。
朔云翔老鹳,江雨湿神龟。
烈士嗟遗传,幽人彷旧碑。
只今悲左衽,诸将溃王师。
鱼跃黄天荡,乌啼白石祠。
精灵应飒动,幢旆自参差。
暝色低回去,汀蘋采奠迟。
回看昔时垒,花蘤正蘼蘼。
万险历不尽,逆流争驰驱。
恒苦退飞鹢,莫挽千辘轳。
急湍斗雷霆,大力负以趋。
乱石虎牙峙,阵列鱼腹图。
仆夫咸祼袒,拿舟赴泥涂。
如立数水鸟,鼓翼衔巨鲈。
一罅溯百折,怒臂回群呼。
淫滪古云险,九脚恐不殊。
鱼鹰狎舟子,鸿毛泛轻凫。
出险已林月,石蚌明胎珠。
章江盘脩蛇,南入老虎口。
丰城伏巨象,兀峙更回首。
奕奕沙文黄,斑斑土花黝。
风折石牙怒,江潮峙一吼。
地确溪毛疏,草木理粗丑。
阪田乃蓻黍,饭麦以为酒。
所种惟瓜瓠,累累贯子母。
大江迤西路,贫瘠无不有。
客行揽风土,喟然我心疚。
渐觉改秋衣,天风坠乌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