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玉比颜色,波含绮、嫩蕊凌晨初吐。
娇扶半醉,似怯深秋风露。
遥指芙蓉城郭,毕竟不谙谁主。
仙驾拥,洛滨回,可有采珠神女。依稀记前度。
泻琼盘滴沥,和泪倾注。莲舟轻飏,还被歌声留住。
木末从夸佳艳,远何许,休回顾。
凉月在,绕银塘,此时情苦。
赪玉比颜色,波含绮、嫩蕊凌晨初吐。
娇扶半醉,似怯深秋风露。
遥指芙蓉城郭,毕竟不谙谁主。
仙驾拥,洛滨回,可有采珠神女。依稀记前度。
泻琼盘滴沥,和泪倾注。莲舟轻飏,还被歌声留住。
木末从夸佳艳,远何许,休回顾。
凉月在,绕银塘,此时情苦。
这首诗名为《芙蓉月》,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人以瑰丽的辞藻描绘了一幅清晨芙蓉花盛开的画面,将花瓣比喻为赪玉,色彩鲜艳,如同绮丽的梦境。芙蓉花在深秋微寒的风露中半开半合,娇弱而迷人,仿佛在寻找归属,不知真正的主人是谁。
诗人接着想象仙子驾临洛水之滨,可能有采珠的神女相伴,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回忆起前次的相遇,月光如琼浆般洒落,伴着泪水倾泻,似乎带着深情。莲舟轻盈,却被歌声挽留,显示出情感的纠葛。诗人感叹佳人之美,却不知其去向,只能目送她离去,留下无尽的遗憾。
最后,诗人借月光洒满银色的池塘,表达出此刻深深的愁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的情感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