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次山挽词·其二》
《安次山挽词·其二》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颜。

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

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

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为悼念友人安次山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首联“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颜”,描绘了清晨宫殿内催促群臣上朝的场景,诗人独自站立在春风之中,映照着自己的衰老面容,既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颔联“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表达了诗人与逝者分别时的愧疚与悲伤。诗人自谦于江湖漂泊,未能给予逝者足够的陪伴与照顾;同时,对逝者在战场上的英勇牺牲深感悲痛,体现了对逝者忠诚与勇敢精神的敬仰。

颈联“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将情感推向更深沉的层面。诗人回忆起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这些记忆如今已成凄凉的过往,千古之恨难以释怀;同时,对昔日好友如今零落四方,仅剩几人能回到故地,表达了对友情消逝的无奈与哀伤。

尾联“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则以实际行动表达哀思。诗人虽身在他乡,却仍不忘为逝者献上祭品,寄托哀思;最后,诗人遥望逝者的高丘,泪水不禁滑落,形象地描绘出哀悼之情的深切与真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友情、忠诚与勇敢的颂扬,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其一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

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疋素,洪口转千车。

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0)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其一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0)

东方书生行

东方书生多愚鲁,闭门诵书口生土。

窗中白首抱遗编,自信此书传父祖。

辟雍新说从上公,册除仆射酬元功。

太常弟子不知数,日夜吟讽如寒虫。

四方窥觇不能得,一卷百金犹复惜。

康成颖达弃尘灰,老聃瞿昙更出入。

旧书句句传先师,中途欲弃还自疑。

东邻小儿识机会,半年外舍无不知。

乘轻策肥正年少,齿疏唇腐真堪笑。

是非得失付它年,眼前且买先腾踔。

(0)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四醒心泉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从下平川。

(0)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其二

淮西留滞昔经年,唯有诸任时往还。

炊黍留宾不嫌陋,借书度日免长闲。

归来潩水无人问,梦绕伊家古桧间。

二老旧游唯我在,后生谁复识苍颜。

(0)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其三

西都风物汉唐馀,天作溪山养退居。

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

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壶飧久已疏。

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