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
仁孝自此薄,哀哉不能谋。
露台惜百金,灞陵无高丘。
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
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
仁孝自此薄,哀哉不能谋。
露台惜百金,灞陵无高丘。
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两句,指出了法律执行不公,轻率地处罚人民,而那些短命的人生却被无情剥夺。这里的“轻刑”可能并非字面意思,而是讽刺当权者的滥用私刑,草菅人命。
接下来的“仁孝自此薄,哀哉不能谋”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缺乏仁心和智慧的失望。古代帝王往往以“仁孝”自诩,但现实中却做不到,这里“薄”字强调这种品质的稀缺和浅薄。而“哀哉不能谋”则是对统治者无能为国民谋福的慨叹。
“露台惜百金,灞陵无高丘”两句,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和现实衰败的感慨。露台是汉文帝时期的一处建筑,而“灞陵”则是汉武帝的陵墓。这里强调的是,即便是昔日辉煌时代的遗迹,也无法与当下相比,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变迁。
最后,“浅恩施一时,长患被九州”两句,则揭示了统治者的恩泽表面化,实则为人民带来深远的灾难。这里“浅恩”指的是那些仅限于表面的、短暂的恩惠,而“长患”则是这些政策或行为所导致的长期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无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又无端、送春吋节,箫边听唱吴纻。
沉沉夜气濛濛院,酒醒清寒如许。灯渐炷。
看水样帘栊,宛转留烟絮。隔烟堕露。
更露涤花明,花摇月碎,月警嫩鸦语。
休相羡,凤鬋蛾眉无数。当筵谁识羁绪。
生憎青黛湖边柳,不系樱桃船住。君念否。
有抱病兜娘,漂泊梁溪路。江南何处。
望天末高楼,迢迢不见,但见雁飞去。
软沙镵净,恰琼波初浸。鸽翠驼红错秋锦。
记星期七夕,画阁箫残,深深拜,祝到鸳鸯佳谶。
银刀葱手削,唾碧沾衫,抵过醍醐玉卮饮。
蒋市满斜阳,黄蝶交飞,怯几度、蔓篱猧寝。
甚旧谱、桐幺太娇纤,便新样偷来,绣双圆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