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烟春冻。织得愁无缝。多少南朝花月梦。
不值流波轻送。鬓丝早又西风。天涯一棹随鸿。
莫问楼中画髻,楼前山影都慵。
绿烟春冻。织得愁无缝。多少南朝花月梦。
不值流波轻送。鬓丝早又西风。天涯一棹随鸿。
莫问楼中画髻,楼前山影都慵。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白门柳树下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离别之情。
“绿烟春冻”,开篇以“绿烟”形容柳树,春天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柳树仿佛被一层薄薄的绿色烟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织得愁无缝”,将无形的愁绪比作可以编织的布料,巧妙地表达了愁绪的无处不在,无法摆脱。
“多少南朝花月梦,不值流波轻送。”这里借用历史典故,南朝的繁华与美好如同梦境一般,却随着流水轻轻流逝,无法挽留,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主题。
“鬓丝早又西风,天涯一棹随鸿。”“鬓丝”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西风起时,主人公仿佛一只孤雁,在广阔的天际独自航行,表达了漂泊异乡、孤独无依的情感。“天涯一棹随鸿”中的“一棹”指独木舟,与“鸿”(大雁)形成对比,凸显了主人公的渺小与孤独。
“莫问楼中画髻,楼前山影都慵。”“楼中画髻”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发髻,这里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或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楼前山影都慵”则暗示了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整句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疲惫。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秋季节特有的哀愁与离别之感,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