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已沗同时彦,不谓城南更卜邻。
情似绨袍还借问,兴缘萝薜故相亲。
才名天禄谁中尉,词学樊川况舍人。
台上早鸣燕騕袅,渔樵吾欲乞閒身。
青云已沗同时彦,不谓城南更卜邻。
情似绨袍还借问,兴缘萝薜故相亲。
才名天禄谁中尉,词学樊川况舍人。
台上早鸣燕騕袅,渔樵吾欲乞閒身。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杜舍人从殷移居同约卿桢伯过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杜舍人的赞赏和对他们新居环境的喜爱。首句“青云已沗同时彦”暗示了杜舍人在仕途上已有了一定的地位,与同辈佼佼者相当。接下来,“不谓城南更卜邻”表达了诗人意外之喜,能与这样优秀的人成为邻居。
“情似绨袍还借问,兴缘萝薜故相亲”运用典故,比喻友情深厚,如同古人借衣的深情厚谊,又因新居环境清雅如蔓藤萝薜而倍感亲近。诗人称赞杜舍人的才华出众,以“才名天禄谁中尉,词学樊川况舍人”来比拟其文采斐然,暗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类似唐代的著名文人樊川。
最后两句“台上早鸣燕騕袅,渔樵吾欲乞閒身”描绘了杜舍人新居的宁静生活,燕子在屋檐上欢快地鸣叫,诗人想象自己也能在此过上渔樵闲逸的生活,流露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杜舍人的才情和新居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有田可食,惰者不耕。惰者不耕,三年而荒。
三年而荒,三月治之。破土得绿,微有生机。
东家贫儿,上山拾栗。母病失炊,无忧晚食。
西家贫女,携兰种香。眉有怨色,怨春不长。
贫儿贫女,各有心绪。虽日见之,难相告语。
寄语惰者,力不恃人。以力恃人,自弃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