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其三》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西都风物汉唐馀,天作溪山养退居。

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

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壶飧久已疏。

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0)
翻译
西安的风光景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风貌,大自然的恩赐让这里成为隐居的好地方。
小小的花朵簇拥在几案旁,高耸的竹子倚靠在庭院的栏杆上。
白发苍苍的老友中还有谁身体硬朗,随意的酒食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了。
我希望能觅得一小块三亩之地,将来有一天能像古人一样赋诗归隐。
注释
西都: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称呼,指首都。
风物:指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汉唐馀:汉唐时期遗留的遗迹或文化氛围。
溪山:山水风景。
退居:隐居生活。
盈尺:满溢,形容花朵繁多。
壶飧:泛指酒食,壶中之餐。
三亩宅:指一小片土地,古时一亩约为667平方米。
赋归欤:出自《诗经》‘归欤’,表示归隐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文太师致仕还归洛阳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西都风物汉唐馀”,描绘了西都(即洛阳)保留着汉唐时期的风貌,显示出历史的沉淀和文化底蕴。次句“天作溪山养退居”则赞美了洛阳的自然环境,暗示了文太师的归隐生活如同天赐的宁静之所。

第三句“盈尺好花扶几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友人归家后的生活场景,好花相伴,倚杖赏花,流露出闲适之情。第四句“拂天修竹倚庭除”,进一步渲染了清幽的环境,高耸的修竹增添了诗意。

第五句“白头伴侣谁犹健”,感叹岁月流逝,老友中能健在者不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渴望像文太师一样,有朝一日能够辞官归隐,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西都风物和友人归隐生活,展现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烛花明,锦幛暖,薄醉罢瑶席。

说道春寒,今夜早将息。

待侬唤了红儿,掌灯送去,怕门外黄昏天黑。

流云碧,几点疏雨飘来,月斜落花湿。

翠被香浓,禁得晓风急。

如今流尽春江,载回愁梦,也都在断红南国。

(0)

梅花明月送春史

黄昏剥啄客来初,一半青山是我居。

抵死看梅情不俗,平生与酒契非疏。

剧谈难了心中事,少坐强于别后书。

明日送君西去路,亲朋其奈两忘鱼。

(0)

探梅

老恋绳床懒出村,偶携筇杖破苔痕。

到来晴雪迷岩谷,卧入寒云冷梦魂。

目既成馀唯有笑,心当醉处欲忘言。

一瓢此际真堪挂,拟剪茅茨覆荜门。

(0)

舟行

遥望炊烟处,桥阴断玉环。

淡霞明到水,丛树远疑山。

寂寞三春过,夷犹百里间。

晚来随意泊,鸥鸟共溪湾。

(0)

书张樵野侍郎铁画楼诗续钞后

万里投荒去不还,竟难生入玉门关。

荷戈一集声哀怨,魂魄犹应恋故山。

身经九死轻戈壁,地远重边到玉河。

空向岁朝占吉语,文禽终触北山罗。

(0)

苏州七夕同子馥泛湖

客情眷佳节,理棹泛江阴。

遥波澄夕霁,霞彩媚枫林。

城阙霭暮光,长烟引岖嵚。

芳甸散兰息,高树噪栖禽。

皦皦河汉辉,脉脉双星临。

眷恋隔年思,嬿婉今夕心。

泠泠仙风过,时闻清吹音。

曾楼设华宴,皎月堕芳斟。

明镫粲飞阁,列坐理瑶琴。

纤纤素手弹,凄凄《白头吟》。

繁华当此夜,欢乐轻千金。

如何穷达士,独抱忧思深。

即事感我怀,慨然念古今。

悟彼山阿人,玄默诚可钦。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