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来水上流胡麻。
东风寻源泛瑶棹,云中远见山人家。
于兹水木相含景,袅袅松杉乱天影。
少焉林壑众籁鸣,巾舄飞来片云冷。
二三老翁住东陂,薜衣霜雪垂两眉。
自言入山岁已久,不知人世今何时。
传闻有客惊还喜,共荐清泉饭松子。
烟林雾筱不逢人,碧草苔花应满地。
问余何事在尘间,那似山中日月閒。
涧户聊同鱼鸟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乍逢灵境真堪悦,区缘未谢还成别。
别后重来定几时,梦绕溪边绿萝月。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来水上流胡麻。
东风寻源泛瑶棹,云中远见山人家。
于兹水木相含景,袅袅松杉乱天影。
少焉林壑众籁鸣,巾舄飞来片云冷。
二三老翁住东陂,薜衣霜雪垂两眉。
自言入山岁已久,不知人世今何时。
传闻有客惊还喜,共荐清泉饭松子。
烟林雾筱不逢人,碧草苔花应满地。
问余何事在尘间,那似山中日月閒。
涧户聊同鱼鸟醉,石床常伴云霞眠。
乍逢灵境真堪悦,区缘未谢还成别。
别后重来定几时,梦绕溪边绿萝月。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宿桃溪方翁家赠别》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首句“清溪一带缘桃花”,以桃花盛开的溪流为背景,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接着,“春来水上流胡麻”进一步描绘了溪流两岸生长着胡麻的田园风光。
“东风寻源泛瑶棹”写诗人乘舟顺流而下,欣赏沿途美景,遥望山中人家,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于兹水木相含景”至“巾舄飞来片云冷”则通过描绘松杉摇曳、林籁共鸣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烘托出山中环境的幽深与清凉。
“二三老翁住东陂”至“烟林雾筱不逢人”,诗人聚焦于山中隐士的生活,他们超然物外,不知外界变迁。“问余何事在尘间”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反思,与山中闲适生活形成对比。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这灵境的喜爱以及即将离开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访的期待,结尾以梦中溪边月色收束,给人留下回味无穷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苕溪猩鬼兮呼啸幽篁,绣衣一出兮血膏斧铓。
笳鼓归来兮拜舞北堂,潢池夷靖兮母训是将。
慈颜开喜兮家国之祥,薰风自南兮草木正长。
胡不百年兮俾寿而康,庭萱夜殒兮奁玉昼藏。
使者菲屦兮桐杖皇皇,一道生灵兮悲如我伤。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收敛眉山草木英,心潜羲孔与时行。
浣花杜老惊人句,采石虞公贯日诚。
合上燕台为上宰,暂劳楚泮领诸生。
沉吟敬义堂中句,莫赎豪狂祢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