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韶光不可怜,底须花落惜花妍。
文章虽假知天意,色相皆空悟夙缘。
香爱扑衣沾露好,舞宜送酒趁风前。
残枝无计留春住,蜂蝶纷纷一惘然。
何处韶光不可怜,底须花落惜花妍。
文章虽假知天意,色相皆空悟夙缘。
香爱扑衣沾露好,舞宜送酒趁风前。
残枝无计留春住,蜂蝶纷纷一惘然。
这首《落花》由清代诗人卢九围所作,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首句“何处韶光不可怜”,以反问的形式开篇,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易逝,引人深思。接下来,“底须花落惜花妍”则表达了对花朵凋零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哀伤。
“文章虽假知天意,色相皆空悟夙缘”两句,借文章和色相的比喻,探讨了世间万物的本质与命运。文章虽为虚构,却能反映天意;花的颜色虽美,但终归为空相,暗示着一切皆有其定数,包括个人的命运与缘分。
“香爱扑衣沾露好,舞宜送酒趁风前”描绘了落花之美的另一面,即使在凋零之际,也依然散发着香气,与露水相伴,甚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与酒相配,展现出一种超脱于生死之外的美感。
最后,“残枝无计留春住,蜂蝶纷纷一惘然”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惋惜。即使残枝无力挽留春天,但蜂蝶的纷飞仍让人感到一丝安慰与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情感的细腻表达,充满了哲理与诗意。